3上一篇 2013年5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亿开磷之路

刘建雄 官正强 罗 伟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喻爱民、匡永志、陈慧云、袁平、张诚、钟进、李隆、李绍武、杨卫宁、田维强、彭学江、刘华章、纪波、雷进、丁正军、胡嘉伟等第一批建设者踏上大水生态工业园这块还未开发的处女地,开始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创业人生。

  2006年4月19日,矿区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座新型的磷化工生态工业园区破土动工,人们欢呼雀跃。省市领导来了,各行各业的嘉宾来了,一大批新闻媒体也来了,大家都在分享着开磷人由衷的喜悦;

  2009年8月12日,我国惟一的坑口大型高浓度磷复肥装置——开磷大水生态工业园120万吨/年磷酸二铵项目一期工程正式点火投产;

  2010年8月18日,大水工业园磷酸二铵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形成年产100%五氧化二磷60万吨、硫酸200万吨生产规模,新增磷酸二铵120万吨、磷酸一铵40万吨生产能力,成为我国高浓度磷肥生产装置同等规模中投资最省、效益最好、最具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项目之一。

  至此,开磷高浓度磷肥生产能力跃升至350万吨,成为我国仅次于云天化集团的第二大磷肥生产制造商。

  回望那热火朝天的岁月,项目总负责人喻爱民率领工程技术人员团队日夜奋战在建设工地,陈惠云、张诚、纪波、李绍武、李龙……还有很多不知疲倦的人,他们肩负历史重任与崇高使命,把自己与企业的命运紧紧地联在一起,“五加二、白加黑”,一头扎进沸腾的建设工地,意气风发,一往无前,奏响人生中最华丽的乐章。

  这里,曾经是一片无人问津的低洼河滩;

  这里,曾经浸透了多少苦涩的汗水;

  这里,镌刻着多少开拓者奋斗的足迹。

  是的,只要你一踏进开磷这片热土,看见成千上万普通而平凡的劳动者,在太阳底下挥汗如雨,在风雨泥泞中艰难施工。你一定会为他们的微笑、他们的身影和激情而感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开磷人永远不会忘记,大水生态工业园建设中诞生的一个又一个“开磷速度”,却是建设者们用辛勤的汗水写下的!在大水生态工业园这片希望的土地,是他们挥洒一腔热血、施展聪明才智,争分夺秒创一流。诚信务实、知恩图报、团结协作、自强不息,是这些伟大建设者的品质,他们汇聚成一股建功立业的洪流,让宏图化为美景,让希望成为现实。

  还记得长期因睡眠不足而导致双眼红肿的张培;还记得因故伤了大腿跛着脚也要守在园区的赵纲;还记得连结婚也不休息、将新房设在工程项目处的一对新人周永勤、王秀,他们俩是开磷建设第十六工程处的施工员和资料员;还记得返聘在监审岗位的黄汉军每天晨起暮归,一丝不苟履行着工作职责……他们就像深埋在地下的一根钢筋、一粒毛石,毫不起眼,微不足道,默默承受重负,却把光彩献给了高高耸立的座座厂房、烟囱、塔顶。

  他们也许仅仅是星星之火,点燃起希望的火炬让精神相传。他们也许只是一枚小小的音符,在大水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者们共同谱写的恢宏乐章中发出动听的声音。

  他们也许仅仅是一片叶子、一朵花儿,在春的催动下,让大水生态工业园区处处都溢满芳香与绿色希望。

  他们也许仅仅是一块石子,积沙成堆,众志成城,一双双大手托起了开磷坚不可摧的栋梁。

  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是普通的开磷劳动者,职工群体的典范,大水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者的脊梁。

  脚手架上的攀援、施工现场的穿梭、洋水河畔的忙碌、设备基座前的教诲、谈判桌上的交锋……处处都是建设者们的战场。他们用开拓者的足迹踏碎荒凉,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前方,使大水生态工业园成为点石成金的沃土,收割梦想的天堂。

  他们的身上,铭刻着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事实:

  开磷大水生态工业园120万吨/年磷酸二铵装置在洋水河畔树起了一座中国坑口大型矿肥结合项目的丰碑,开磷发展由此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