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安徽中元化工集团“2013新型肥料推介暨营销恳谈会”在山东滕州隆重召开。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卢宗云、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承林、安徽省农委土肥站管理科科长胡勤远、宿州市市工商局副局长葛友明等专家、领导以及各地经销商、种植大户100多人参会。
主推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安徽中元化工集团今年将重点开发、推广系列硝硫基高塔复合肥、“聚氨酸网控3+地力丰”内控缓控释肥以及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新产品谋划市场新格局。中元化工集团董事长陈庆标表示,企业要谋求发展,必须要紧跟行业发展的脚步,贴合市场需求,中元化工集团成立以来,一直不断开拓创新、敢于挑战,此次推出的系列新产品也是为了更加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给农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产品。
据悉,此次推出的几种新型肥料产品是安徽中元化工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潜心研究多年的产品。卢宗云详细讲解了淮海牌“聚氨酸网控3+地力丰”产品技术原理。他介绍说,该产品是在肥料生产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工艺加入聚合氨基酸形成的一类增效肥料,聚合氨基酸通过达到一定分子量的氨基酸聚合物具有的亲水性、离子络合性、空间结构性等特性实现影响肥料养分的存在,降低养分流失、实现作物对养分的快速、高效吸收。通过在大田作物上试验效果显示,该产品在水稻上施用能增产7.34%以上,玉米增产10.3%以上。
除了缓控施肥产品外,大量元素水溶肥也是此次中元化工主推新产品。对此,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承林表示,发展水溶性肥料产品既是科学施肥的要求,也是设施施肥的要求。通过在小麦上应用喷水带进行施肥,可以非常轻松地实现每亩增产200-300斤。在设施灌溉的情况下,发展水溶肥产品可以做到施肥不下田,省工又省钱的目的,是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他还建议,由于之前水溶肥由于相关标准因素,一直被定位为高端肥料,因此价格较高,下一步,企业应该多发展高、中、低端多档次的水溶性肥料产品,如水溶性BB肥、水溶性复合肥,具有市场潜力。
示范效果增强客户信心
产品好不好,效果最重要。在此次活动中,中元化工集团还特地组织代表参观了淮海牌系列复合肥示范基地。
在滕州市界河镇农业部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的淮海复合肥示范基地,记者看到一望无际的连片马铃薯种植田,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十分喜人。示范田种植户当场到地里挖了几棵马铃薯,虽然现在离马铃薯收获季节还有20来天,但马铃薯大小均匀,表皮饱满光滑。据农户介绍,按照现在马铃薯的大小,再过20来天,这些马铃薯一颗就能达到8两左右,一亩地的收成一般在8000-10000斤。“基地土豆卖相好,能卖得上好价。”农户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这片示范田的技术负责人、滕州市蔬菜站高级农艺师张家森告诉记者,界河镇每家每户都种植土豆,原来当地农民都是盲目施肥,不仅造成了种植成本的增加,而且产量低、产品大小不均匀商品性差。近几年,该基地和中元合作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豆的生长需肥规律,进行了大量的对比试验,开发出硝硫基土豆专用配方肥,优质的肥料以及配套施肥方案使得马铃薯实现高产高效。
在宿州的葡萄种植园,中元水溶肥产品被很好地运用于葡萄园的滴灌设施中。果园种植户告诉记者,葡萄作为经济作物,在种植管理上要求很高,一亩地种多少棵果苗,一株葡萄上要挂几串果实,什么时候浇水、施肥都要“精打细算”,正因如此,他们也很早就在果园上使用了滴灌设施,和中元水溶肥产品相结合,完美地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取得明显效果。而且淮海牌产品不仅质量好,中元化工还免费提供科学施肥方案,帮助农户种好田。
看到实效后,经销商对中元化工集团推出的新产品更加有信心,纷纷表示,参加此活动后,大家看到了中元化工走差异化之路的举措和决心,他们更有底气和信心与中元集团一起,不断开拓、发展壮大,共谋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