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环境保护、农业与农民的新变化,都对农业技术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原有的服务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农技推广部门、农资企业在深化原有服务的基础上,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一种新的模式——服务营销模式正在形成,随着这一新模式的推广普及,农资销售即将进入服务营销新时代。
服务营销的优势
现代服务营销理论认为,像农药化肥产品,其需求是个性化的,使用方法相对复杂,并且其性能的发挥取决于能否正确使用,应该实行“产品+服务”的服务营销方式。在农资行业,服务营销模式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植保和施肥服务。与现有模式相比,服务营销模式的服务范围覆盖了售前到使用的所有环节,可以不受农民接受能力限制,满足农民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圆满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及降低劳动强度、享受悠闲、赢得尊重等深层次需求,并且因为服务是有偿的,回报是直接的,可以更深入、更稳定地持续开展。
服务营销模式有以下两大突出优势:
第一,降低种植成本。服务营销模式通过提供配肥、运输、施用全套服务方式实现平衡施肥,相比技术物化模式,农民的投入产出比大幅度提高。在投入上,新模式采用基础肥料即时混配的方式代替了肥料二次加工,新增加配肥成本在30-50元吨/之间,远低于二次加工300元/吨左右的平均成本。在运输、施用环节,由于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作业质量更高,其成本也将低于农民自己操作的成本。此外还可以降低农民选择成本和购买风险。在产出上,新模式可以解决一些生产上难以解决的产品个性化、配方精准化等技术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使肥料配方更精准,施用更规范,作物产量与质量将得到提高,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活质量提高。
第二,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环境污染。例如在农药使用上,专业化的植保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要求,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大,最终可以实现统防统治的更高要求,杜绝农药中毒事故,有效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环境污染。
实施服务营销
模式的三大条件
除了能显著提高农民的收益之外,服务营销模式能否成功实施,还须具备另外三大条件。
一要看农民对服务营销的需求是否为有效需求。现在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经济来源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对服务的购买能力增强,过去处于无效状态的农事管理、享受悠闲、赢得尊重等需求日益有效化。
二要看新模式实施者是否有足够的盈利空间。新模式因专业化和规模化,其效率将显著高于旧有模式,在提高农民收益的同时,新模式实施者也会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盈利空间。
三要看物质技术条件是否具备。多年的农化服务工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服务经验,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植保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日趋成熟,配肥设备、施肥用药机械业已配套,专业服务机构也很容易迅速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