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食品安全的因素众多,其中农药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关口”。 加强农药的集中配送,引导农户规范合理地使用农药,应当是县(市)与乡镇政府亟需履行的重大职责。2012年,江苏省选择在常熟、张家港、太仓等市县试行农药集中配送,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药集中配送,就是由县级政府牵头,成立由相关涉农部门组成的农药配送工作领导小组,调研确定本区域农药配送体系实施方案、农药配送管理办法、农药经销人员工作职责等规范文件,指导农药有序流通与规范使用。进而选择诚信度高的农资经营公司,统一进行农药招标(议标)、集中配送、经营管理、结算核算,政府对农药进销差率进行补贴,对农药配送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各个配送站点进行日常巡查督促。
为了在全国推行农药集中配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对农药这种特殊农用物资集中配送必要性的认识,强化会议及媒体宣传工作,迅速提高广大农户对农药集中配送的知晓度。
2.做好配送体系建设。由当地供销社与农业部门合作,在各乡镇选择统一设立“农药配送点”,选择有实力、有资质的农资服务公司作为农药招标(议标)主体与配送中心,聘用各镇农技所、站技术人员为农药配送点技术顾问,各配送站、点要与配送中心建立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组成“一条龙”农药配送服务体系。
3.发挥好市(县)镇两级政府管理职能。按照“政府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信息化管理、财政补贴”的原则,农药的采购由农资公司委托县级政府采购中心进行统一采购,按照政府采购招标或议标价格实行零差价销售。政府管理重点放在制定配送规则、巡查制度、核算补贴办法、违章追责措施等。
4.建立财政补贴机制。对实行零差率销售的农药配送点进行财政补贴,以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为重点,以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为形式实施补贴。对农场、种田大户、专业合作社要签订使用政府零差率配送农药承诺书,并依据履行承诺状况进行农业补贴。
5.鼓励民营企业经营农资超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支持、引导民营企业投资筹建大型农资超市及仓储配送中心,建成后集农药、化肥、种子和其他农资商品的销售、仓储和物流配送于一体,通过大型超市和配送中心,与原有农资网点相配合,营造放心农资的消费环境,为农民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6.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农药集中配送,要保护各配送站点之间的正当竞争。同时,农业局要加强各乡镇农技站力量的配备与职责的履行,还要对屡次违反农药集中配送规章制度和服务公约、擅自改变农业植保站用药配方、私自采购合格农药的配送站点,要监督查处,直至取消配送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个体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农药销售行为进行执法处罚。
总之,农药集中配送需通过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广大农户联手,并以此来规范农药的流通与施用,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村的天蓝、地绿、水净,有效促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