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年的记忆


  对于在豫西河南灵宝农村长大的我来说,对于过年的一些记忆依然深印在脑海里。

  在童年的记忆里,“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忙过年”。从这一天开始,村民都会选风和日丽的日子打扫房屋、锅灶,为之“扫屋里”;同时要磨面,置办厨具、年货、衣物为过年做准备。

  到了月尽这天,家里的男女老少都一起扫院子,擦门窗,打扫干净后,在下午三点前就开始贴对联、挡门棍,然后等饺子包好后,吃晚饭前要给诸神上香、磕头、献汤、然后放鞭炮。

  除夕之夜的记忆尤为深刻,虽然农村平时节俭,但在除夕之夜“熬夜”时,各个住室都要点亮灯,对于小孩儿来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穿着新年的衣服等着长辈给压岁钱,知道睡觉前,爸爸才会分发压岁钱,然后妈妈会交代说:“压岁钱要拿好,初一不能花钱。”揣着压岁钱,穿着新衣服在亮灯的房间睡觉。

  初一吃的饺子相当讲究,在一整锅的饺子中有一只是包着硬币的福饺,全家人谁吃到它,谁就会在这一年里是最有福气的人,这个习俗直到至现在还很普遍,这一顿饭,每一个人都要吃第二碗,意味着“好事成双”。

  吃完早饭,村里的本家都要一起挨家挨户向长辈拜年,先是给祖先牌位磕头,然后给长辈依次磕头,然后是一一介绍这是谁谁家的孩子,长辈们则是给小孩子们发糖、柿饼、花生、爆米花之类好吃的。初二开始“出门”走亲戚,依次去岳父家、舅家、姑家、姨家、老舅家、老姑家、老姨家等等亲戚拜年,亲戚多的一直到初五、初六。

  虽然现在已经生活大都市,但想起记忆中的过年,依然有一丝留恋,虽然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也不能看春晚,但过年却是那么的美好。               (张高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