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酸性土壤的改良、减缓措施


  对于具有潜在酸化趋势的土壤,通过合理的耕作管理可以减缓土壤的酸化进程,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如下:

  合理选择氮肥品种。对土壤酸化作用由强到弱的肥料依次是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尿素和硝酸铵。因此,尽量选择尿素和硝酸铵类肥料。

  合理的水肥管理。铵态氮硝化及产生的NO3-随水淋失是加剧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因此,确定合理的氮肥用量,减少氮肥损失,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减少NO3-的淋失,使肥料尽可能为植物吸收利用,可减缓土壤酸化。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对酸化的缓冲能力,使土壤pH值升高,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发展。

  覆盖栽培,减轻淋溶。在蔬菜生产中进行覆盖(地膜覆盖和草覆盖),减轻降水对土壤的冲刷,降低土壤中碱性盐基的淋溶。

  秸秆还田。秸秆还田不但能减缓土壤酸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环境。

  施用改良剂。改良剂可分为有机物料改良剂和化学改良剂。有机物料改良剂如各种农作物的茎秆、家畜的粪肥、绿肥和草木灰等,不仅能提供作物需要的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还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有机物料还能与单体铝结合,降低铝毒。但见效相对化学改良剂较慢。

  化学改良剂种类较多,有如生石灰、熟石灰、磷石膏、磷矿粉、白云石、水镁石、牡蛎壳粉等,还有如粉煤灰、碱渣和制浆废液污泥等工业废弃物。

  其中,生石灰、熟石灰、白云石、水镁石、牡蛎壳粉等都属于石灰类改良剂,施用过量或长期施用生石灰、熟石灰等会造成土壤复酸化(石灰的碱性消耗后土壤再次发生酸化,且酸化程度比施用石灰前有所加剧。)、板结、营养元素失衡等问题;白云石、水镁石、牡蛎壳粉等不会造成这种情况,还能为土壤提供钙、镁等必需元素,且有后效。但白云石、水镁石作为宝贵的矿产资源,存在价格昂贵的缺点。一般白云石每亩施用100~200kg,水镁石(富泰威颗粒镁)每亩地施用4~10kg,与基肥尤其是有机肥混合施用最佳,但效果相对较缓慢。牡蛎壳粉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优点,因此,这类改良剂如富泰威有机钙粉目前在市面上很受欢迎。每亩施用40~60kg,酸化严重地区每亩可施用到100kg。

  磷石膏、磷矿粉、粉煤灰以及碱渣等工业废弃物,虽然也能降低土壤pH,并为土壤提供多种必需养分,但由于其含有多种限量元素,如镉、铬、铅等,因此,不宜长期大量施用。其中,磷石膏和磷矿粉主要用作酸性心土层改良剂,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推荐每亩用100~200kg,可长期施用而无污染。

  粉煤灰一般每亩施用15000kg。但我国很早就对农用粉煤灰的污染物含量进行了限定,并规定每亩累积用量不得超过30000kg。(辛 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