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12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企业营销转型“斗”服务


  植保“双交会”展现科技驱动力。图为用来低空喷施农药的农用无人直升机一经亮相,便引得格外关注。
  在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展台,国务院参事、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坚对公司新研发的多旋翼低空低量无人施药机十分感兴趣。

  “从2010年开始,国内行业组织和农药企业就开始进行困境、思变、谋略、突破等问题的研讨,探索破除目前行业发展瓶颈之路。但这两年来我国农药行业困境依旧。”李卫国告诉记者,自2009年起,我国大部分农药企业都陷入了增长乏力、经营困难的境地,原药企业利润连续下滑甚至亏损,制剂企业增长脚步也在放缓。这两年,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部分企业销售额虽有所增长,营业利润却普遍下降。但跨国农药企业却在这两年得到快速成长,并在我国的农药市场逐渐取得垄断地位。 

  随着农药市场竞争程度的进一步加剧,许多农药企业都在寻找新的营销模式,服务营销“斗”得也越来越激烈。其中,很多企业提出的“作物全程植保解决方案”正成为一些产品线齐全的企业新的营销理念。本届中国植保“双交会”上,记者发现,一些企业散发的形象宣传册上,专门针对某项产品的宣传图片少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口号多了。例如,瑞士先正达公司通过创新文化以及整合全球解决方案,在农业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以种植者的方式思考,开发整合农作物解决方案,业绩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提出“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以帮助农民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更好的水果、蔬菜,为农户提供从种子到货架的全程解决方案;陕西农心控股有限公司提出了“作物解决方案集成商”;美丰农化有限公司提出了“水稻田杂草解决方案的开创者”……

  “针对某种作物提供一揽子施肥、植保解决方案既是农民的实际需求,也是厂家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锦绣千村农资连锁(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向东认为:“要改变目前的农资行业和市场现状,必须推陈出新,在营销差异化过后,商业模式的服务差异化将是推动农资行业下一轮升级的最新动力。”据介绍,作为中国农资流通渠道专业服务商,该公司会上推出的农资生产商、服务商、经销商三力协同市场推进策略一经公布便引起了经销商的广泛共鸣与热切关注。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