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2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经销商畅谈“碧护”的合作推广经验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在以“科学用药、绿色防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的第二十七届中国植保“双交会”上, 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同时举办了2011年度经销商年会。来自四川、云南、湖北等全国各地的近40名重点合作经销商欢聚一堂,共同介绍、讨论了与公司合作及推广“碧护’”的点点滴滴。

  “认识‘碧护’比推广‘碧护’要早,现在,‘碧护’在四川有机农业推广上是最大亮点,表现在解除药害、提高品质等方面。”四川东丽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美东表示,“碧护”在解 除药害方面的功效毋庸置疑,尤其是在解草甘膦及杀菌剂药害上效果更明显。他介绍说,在推广初期,当地各植保站均不太相信, 只有做好示范试验,出现明显的效果后才会获得不一样的认同和支持。

  “因在2006年的中国植保“双交会”上被‘碧护’所吸引,我与成禾佳信负责人相谈甚欢,甚至延误了回去的飞机。”谈起 自己这段与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合作的不寻常经历,云南项邦农资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波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公司员工名片背面都印着‘碧护’,虽然代理300多个 品种的农药,但宣传资料的前六页都是介绍‘碧护’。”李波表示,我们公司和‘碧护’一起成长,不仅壮大了自己,同时还帮助了朋友。据了解,在大理宾川的20多亩葡萄试验基地,以前有大小年,产量低;对比旁边的同一种葡萄,用过“碧护”的葡萄每一串多9-13粒。此外,去年李波的一位种植鲜花的朋友因为使用了“碧护”,出口鲜花时实现了170元10枝( 一束)的高价。

  广东瑞农植保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黎良明介绍说:“我2009 年初接触‘碧护’,经过在当地3个县的大力推广,销量从2009 年的30公斤增长到2010年的150公斤,今年估计能达到600公斤。”他表示,推广“碧护”不仅需要实际工作,更要有一种战略性考虑。首先要做好示范再去推广,其次要搜集农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其次要注意加强回访力度和推广范围。

  “碧护”让公司与众多经销商们走到了一起。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荣娟在会上表示:“感谢大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今后我们将加大与经销商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碧护’的市场推广、管理和品牌工作中迈上新台阶。”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