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鲁迅先生文坛秘诀十条,令人深思,让人醒悟,迷惑者观之兴许茅塞顿开,现在笔者在此拓展一番,细数我们农资摊秘诀十条,为读者读报添些佐料。
一、须竭力巴结业界领头人,受得住气。再怎么批评,也不能发作,给他们一个虚心好学的印象,有助于以后请这些行业“大腕”出山助阵。只要谈到业界知名人物,都要声称关系熟络,私交甚密,可以适当揭发他们一个小隐私,以示自己真的是私交很好。
二、见到老前辈,行业泰斗,一定先絮叨对方一生中最得意的成果,然后一定挽着胳膊来个合影,放大、放大、再放大,挂在单位醒目处,以示来宾自己手眼通天。另外多和政界官员来往,显示自己活动能力超群,引来更多合作伙伴。
三、不管是啥产品,都要做点广告让经销商看到广告支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反正没有人审查,发布的媒体只是发广告,也没有审查义务。有必要时,不惜重金要上中央电视台,顺理成章宣传称“央视上榜品牌”。
四、不管产品如何坑农,都要摆出一副是别的企业搞的鬼,只有自己才真的为农民服务,博得一个好名声。适当时候可以搞个宣言,搞个联盟。
五、一定要给自己的产品冥思苦想搞一个新名词,新概念出来,美其名曰搞一个“卖点”,忽悠专家,忽悠经销商,忽悠农民。概念想不出来就模仿,模仿没兴趣,干脆找个过时的明星代言(眼下火爆的费用太高,我们行业养起来困难点),他们也愿意支持“三农”事业。
六、不管是什么评奖统统参加,和行业有关的参加,无关的也参加,是行业内的专业组织举办参加,不是的也参加,反正荣誉多了路更宽,实力也越雄厚。彰显实力的时候向人家收藏“金缕玉衣”的老板看齐嘛。
七、市场调研谁家包装新颖就学习谁家,不惜违反广告法、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等相关规定,只要没人追查,都美其名曰“擦边球”。
八、出来混做不成一流的品牌,也要喊着“打造一流品牌”的口号,喊多了,大家以为真是一流品牌。以此类推,可以打造“ⅩⅩ基地”、“ⅩⅩ第一品牌”、“ⅩⅩ前十强”、“驰名商标”、“领航者”、“旗舰”等等。
九、经常报道一下产品的使用效果,配发一些对照的照片,示范田、擂台赛、摄影大奖,或者通过采访经销商,间接宣传自己。
十、不要怕别人攻击,攻击说明有人关注,有人争论自然就是知名品牌了。即使媒体曝光也是为企业免费宣传,先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品牌,找机会树立一个牌坊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