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9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秋嚼情道

天脊集团 曹志宏

  中秋节是一个以家人团聚、亲情传递为核心的节日。在国人的心中仅次于春节。这种闪耀着赏月吟诗、天人合一、丰韵清明的温情大爱,温暖和滋润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而今,在这个物化和充满诱惑的时代,节日里核心的成分逐渐在弱化,外延却在不断地异化升级。此时,主流媒体、文件、会议总会对组织行为和官场礼数提出要求和制约。然而,例行公事毫无作用的呼唤反而成为权力关系、金钱关系当中的提示:这时候是传“情”达“意”的最佳时机和必然选择。于是乎,左邻右舍,大街小巷总会让人不经意间发现以“礼”相“动”的事例。近几天,我家就有三次被人敲错了门,这不禁会使人发问:以亲情为纽带的走访会出现走错门的事吗?

  昨天,我从社会的角度感受到两件被别人品出点所谓人情味的事情。一则是一位市直清水衙门的官员向两位顶头上司各送了一份四位数的现金卡:上司不约而同地收下后说,你们单位没有钱,还搞这个(言外之意是:别的单位表示一下,有充分的理由和基础,是应该的)。这位年轻的官员说,我们也得表示一下对领导的尊重和节日的问候。按照官场潜规则,送礼不收是送礼者的尴尬,收礼收的是送礼者的薪水是收礼者的尴尬,于是领导立马把这个单位十分有限的工作费用进行了调拨。另一则是我在网上结识多年的京城文友,在网上告我:一会去你的省城,我说有什么事,他说送月饼,我问有亲戚,他告我是工程项目上的需要,隔好几层,也不熟悉,但必须以节日的名义表示一下。因为我们通过文学有比较敏锐透彻的心灵交流,我说,中秋是个什么日子,你是文人也做这种事,来我的地盘你也舍不得给我送一份!一句玩笑,朋友说:是啊!我挡也挡不住,他立马出门给我快递一盒稻香村月饼。我的无功受禄是搭了别人的车,还是沾了节日光?

  中秋文化是中华民族以情立国,以礼立国的重要根基。但以天价月饼为先导的金钱贿赂不绝于耳,其实不亚于街面的警笛长鸣,这让我对中秋节期间的“传情达意”提出质疑:这是和谐发展的需要,还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我嚼而不化,深感其中的危险性,商道,官道与情道也许不是一个范畴的事,但利国利民的视角和方向应该是一致的。

  窃以为,蚁穴溃坝,情与礼是个双刃剑,就看我们怎么样引导与把持。但愿这不是杞人忧天。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