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9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专业化”说易行难

子思

  前几日参加一个论坛,会上某位领导讲其在市场调研中对农资市场的认识,他跟踪了解了邮政系统对销售化肥业务的成果。他认为邮政代表的是国家渠道,能很容易取得农民的信任,销售化肥等农资更便捷且效果明显,而且同时邮政还可以销售日用品,以及其他很多与农民生活相关的产品。也许他说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原型,但是这些所有成功的例子都用在邮政系统上,真的能实现吗?

  做事业不是“画画”,很多人心里也许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做起来似乎热情太高,就会忽略了这点。看看几年前大家讨论农资连锁的的时候,专家、领导都在讲台上大讲特讲连锁经营如何有活力,如何顺应社会、顺应时代。还有些公司领导在发展业务时,很会算账,通过算自己有多少家连锁店,每家店能销售几万吨,简单相乘就可以得出总的销售量。可领导们往往忽视了,具体的市场销售业绩并是按照数学计算公式实现的。当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的时候,专家、学者又开始研究合作社的优势;当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之后,又有一帮人在忽悠它的生命力,可是大家是否想过,这些畅想是否与实际环境相结合了呢?这就如同老师讲究因材施教,专家是否也需要“因地、因实建议”呢?不然的话,您老台上一大肆渲染,老板台下头一热,稀里糊涂整出个“高新玩意”,最后伤害的还是企业,还是消费者。

  对于邮政系统销售化肥,可以说是中国农资流通行业一个新的开拓,但是这一分支能走多远,是不是在全国各地都能推开,这不是某个人或个案就能说了算的,也不是背靠国家背景就可以永远赢得农民信任。因此,建议现在的经销商朋友,邮政在农资流通领域的优势,只是表现那些区域正规的经销商少、假冒伪劣害农严重的地区,而在那些不断创新、不断学习进步的经销商销售区域内,他们还是较难成为主流。邮政可以作为第三方农资物流服务企业倒是值得推荐,值得邮政系统好好下功夫研究,而不是致力于成为化肥销售的主体。

  从社会发展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才是方向,那种看似什么都可以做好的模式,什么都可以装进去的渠道未必有很强的生命力。既然大家都已认识到专业化分工,还是建议大家做专做透,同时还要时刻牢记要结合实际。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