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农资市场不再像几年前那样有规律可循了”,这几乎是当前农资行业所有老总们的普遍感慨,哪家公司都不可能再依照过去几年的市场走势与价格变化来摸寻规律,虽然有道是原料、供给、出口等几大因素主导市场,但总会有那些不可预知的因素能够左右市场,甚至主导全局。谁也不会想到小小的硫磺能让国内的农资人大喜大悲,谁也不会料想到东北地区的几场大雪就能冰冻住全年的市场信心。在人们眼中,国内的农资市场变得异常敏感。多则溢,价猛降;少则缺,价猛涨。随着信息化的愈发透明与物流的四通八达,过去农资市场的盈利模式在悄然变化。
就在今年,被视为全国农资市场风向标的东北黑土地,农民的用肥格局就发生着很大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当地肥料各个品种的销售份额。以往,黑土地上的农民更青睐于磷酸二铵,对于国内的磷铵厂家来说,东北自然也是销售重地,但是今年就因为长效缓释复合肥的兴起,也就是民间所谓的“一炮轰”,大大挤占了市场空间,挤少了磷酸二铵的市场份额。
今年春耕时节,面对磷铵销量急剧下降的现实,一些企业老总坐不住了,带领一干人马奔赴东北,欲探市场虚实。尽管市场形势颇难把握,但业内还是会有一些磷铵企业的老总可以胸有成竹地稳坐钓鱼台。贵州瓮福,看到了土地流转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早在几年前就主动出击,与黑龙江省克山县大豆专业合作社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以高瞻远瞩的决策站稳了东北市场,抵御住这个敏感市场随时可能带来的危机。实际上,在和克山县大豆专业合作社达成战略协议时,正值瓮福发展突飞猛进、风头正强之时,以它的产品质量与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完全没必要在意这一模式的确立,但是他们在意了、想到了,也先人一步地做到了。
此外,还有贵州开磷也看到了黑土地的巨大潜力,与“北大荒”集团通过股权互渗的方式建立一起一种牢不可分的兄弟关系。据统计,目前北大荒农垦集团自有土地4300万亩,代耕地方土地2000万亩,下一步代耕土地将发展到5000万亩,耕地总数将达到9000万亩。这样,单一个北大荒农场,每年的化肥需求量就近200万吨,几乎占黑龙江省化肥总消耗量的50%。
据统计,2009年伊始,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按照积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化肥直供为切入点,探索渐进实现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直供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2010年,集团直供农资(化肥)25万吨,2010-2011年,直供量50万吨,农资直供量和耕地覆盖量均实现了翻番。
在开磷面前,北大荒的优势就在于大面积的耕地和直供模式,面对着如此大的需求量,开磷步伐从贵州山区一跃到富饶的北大荒,在国内磷铵产能过剩还未凸显的时候就未雨绸缪,率先一步占领市场,令今年饱受磷铵销售之苦的厂家望尘莫及。套用南方一位磷铵企业高管的话说:“我们也在思考这样的模式,要在三分天下还未成格局的时候趁早挤进去,现在动手还不算晚。”
事实上,在瓮福与开磷动手的同时,像山东联盟、山西丰喜等企业也已经动手在东北捆绑当地的“地头蛇”,予以抵挡市场变化的冲击,稳固自己的根基。企业的目光并没有只放在眼前,而是着眼未来,想到就要做到,而且要做还得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