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6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水肥一体化”研讨会发言集锦


  由深圳芭田公司组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主持的中国“水肥一体化”发展研讨会在本次论坛期间举行。参加论坛的部分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的座谈,他们重点针对实施水肥一体化的产品特点、市场前景、发展空间、标准制定,以及行业困难等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参会人士纷纷表示,专家与企业之间充分的交流能够推进水肥一体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水肥一体化之“贵族计划”

  ★水溶肥是新事物,技术推广必须依靠政府和企业。政企联合起来,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才能快速发展。

  ★国家应该考虑如何为新型灌溉肥料创造发展条件。政府要有鼓励农民的补贴政策;企业要做到既有效益又有好产品;科研要有新技术不断推出;行业管理要有一个更加规范的科学评价体系。

  ★目前,水溶肥发展应当着眼于市场规划,把不同作物按照分布区域,适合做滴灌还是喷灌,针对全国有一个规划。在蔬菜区,哪种方法更科学、更合适,要有一个指导性纲领,推广使用会更省事节力。

  ★有人认为,水肥一体化是一个贵族计划,只能用在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作物上,实际上不是。包括小麦、玉米都可以大面积推广水肥,像河北、河南。

  ★这几年水肥灌溉技术推广有几个瓶颈,既不在肥料也不是设备环节,而是灌溉制度不合理。应该结合作物的需水规律和生长特点、地区土壤类型,包括蒸发量,做一些“水肥一体化”推广制度。为什么2000年以前那么大面积的滴灌全部失败,就因为没有好的灌溉制度。

  ★我认为,“卖灌溉肥要用卖整套技术方案”的方式,实行起来非常困难。

  ★水肥一体化把培训和示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考虑,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观点,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企业单独能够解决的。应该搭建一个组织,形成一种合作机制,把对农民的培训真正通过一个机制实现,不仅有钱赚,还延续一种思路去发展。

  水溶肥有能力“变革”复合肥

  ★水溶肥目前还没有大面积进入大田,一旦使用于大田,很多复合肥企业肯定会受到冲击。新疆现在2400万亩地的滴灌面积,仅有30-40万吨滴灌肥,需求量很大。但是机遇面前还有很大挑战。国家需要粮食、需要节水,企业要想真正把这个肥料做大,首先要考虑到服务于国家。

  ★新疆水溶肥的生产规模大约在几十万吨,出厂价在3000-4000元/吨,算经济账的话,我觉得要实施大规模推广,这么高的价格肯定受冲击。滴灌在土地流转、大规模集约化种植难实现的区域做不成,所以对南方地区来说,微喷可能是一个方向。

  ★美国的复合率是70%,水溶肥大概占总肥料的40%,还有30%是BB肥,基本上没有袋装复合肥。未来我国发展农田管道灌溉是一个方向,这给“水肥一体化”提供很大的空间。

  ★水溶肥生产成本肯定比一般复合肥要高。这就局限了水溶肥发展,如果成本接近复合肥成本,那么行业会发展更快。希望制定水溶肥标准时,水溶物要求不要太高,这样有助于降低成本,但是对溶解以后的粒子直径可以要求更高些。

  ★大家关注水溶肥,这个问题很重要,它给企业创造了一个利润新空间。加上效果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又有一个瓶颈,现在复合肥产业产值2000多个亿,但是水溶肥只有200多个亿,大家应该考虑怎样把200亿跟2000亿调换过来。我觉得水溶肥不仅仅是肥料的更新,也是对中国施肥习惯的改变,更是水肥管理提升的一个新概念,我觉得2000个亿才是更大的空间。

  制定标准一定要适合中国国情

  ★水溶性这个概念真正的经济价值没有体现到农民身上,排除一部分真正经济化、对作物有好处的肥料。标准规定的不溶物,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什么粒度使用效果最佳的问题。将一些不水溶物质做成纳米状态在喷灌里使用,是对水溶性概念进一步的促进。

  ★水溶肥的概念的确很模糊。我们今天谈的水溶肥是指水溶性复合肥,就是复合肥其中的一部分、一个种类。我们要把它定义成大量元素水溶肥,要求含微量元素,这个概念就变得不伦不类。搞标准的人在国际上也没有查到水溶性的定义,干脆取消水溶性标准这个叫法。

  ★我们把问题搞复杂了,它就是复合肥其中的一个品种,关键就是水不溶物的概念。可以在现有水溶肥标准上增加一条,标一下水不溶物的含量。科研单位能够鉴定水不溶物含量和各种灌溉之间的关系,标在包装袋上,建议用于喷灌即可。

  ★作为企业真不知道怎么做,一个配方做上百个等级证,不然没法销售。国外情况我们也比较了解,人家就是一个备案制,政府就是执法者,企业备案生产了什么产品,含量如果没有按照企业标识做,对不起,就叫你倾家荡产。我们登记证的费用比利润率都高。

  ★我觉得标准还是应该有的,就是应该用什么标准,是技术性、指导性还是强制性标准,如果我们都弄成强制性标准,就把大家卡死了。

  ★现在是市场经济,我认为搞“贵族”农业标准越高越好。我们要考虑中国国情,必须要有标准,没有标准就会乱套。当然,在制定标准时要适应中国国情。微量元素的增加我觉得很好,我国的土壤缺乏微量元素,这是一个方向。

  ★要制定一个适合每个企业的标准非常难,如果像国外一样不要标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监督部门会变得非常富有,二是监督部门会变得非常累。一个行业发展程度高低与标准有很大关系。一个标准如果100个企业有99个都可达到,那不叫标准。如果100个企业有10个达到,还要争取只有5个达到。我觉得企业发展也是这样,优胜劣汰。

  ★肥料的今天,可能就是农药三年前、饲料十年前的状态,都有个发展过程。

  ★登记的愿望和出发点是好的,从登记角度来说,一是保护农民的利益,第二是保护合法企业的利益,第三是保证公平竞争市场的环境。但是,登记存在一个方法问题,国外有很多申报,申报不达标就狠罚。但是有人认为中国的国情达不到,惩罚成本高,有些农民也不会举报。到底怎么个管法是一个问题。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