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3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行业保密处处小心

郭兆熊

  近期偶然知道电视剧《密战》正在热播,我便打算利用春节假期恶补一下,看完以后,个人认为电视剧里就保密工作还是值得行业内人士思考和学习的。

  《密战》里,有科研人员为了评职称的论文,而泄露国家机密;剧中也会从一张照片中推断出被绑架人所处的位置;一些被废弃的文件、图纸在间谍手里成了宝贝等等画面。可见若想得到消息,随处都有,只要用心搜集就行,或者说泄密不一定只是间谍盗取、监听等手段获取的,我们自己的管理漏洞,自夸的喜好无意中都会暴露出很多秘密。对于行业来说,没有太多的秘密,即使有秘密也没有达到国家机密那种地步,但是,行业秘密还是要保守的,因为不知道竞争者得到秘密究竟会做什么。

  比如说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某企业销售形势很好的报道,文中配照片一幅,两个工人抬着化肥,看上去化肥袋子直挺挺的,或者说明化肥结块了,或者说明该照片不是在销售旺季拍摄的。后来经销商核实,该产品确实结块较严重。有时候一些看似好的消息报道,可能会引来不好的效果。前几年,国际硫磺和磷肥涨价,我国磷肥企业将过剩产品出口,国家为了防止国内出现缺口,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严格控制化肥出口,就在这风口浪尖的时候,还有媒体刊登出某某企业产品出口某国家的消息。表面看来是在为企业做宣传,实际上会给国家管理者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调控措施不管用,那么,这家企业的未来可想而知。现在行业内的信息服务机构越来越多,行业信息也是满天乱飞,行业政策、港口信息、企业生产状况等不仅仅出现在国内信息机构的短信、网站平台上,还出现在了国外的信息库里。虽说信息是共享了,但是有些具体的信息还是保留一点好,尤其涉及到企业发展和规划的内容,不是啥钱都可以挣的。

  讲到泄密的故事,有些人会知道铁人王进喜身穿棉袄,头戴皮帽,手握钻把的工作照,这张照片当时立即就被日本情报部门界定在大庆地区发现大油田的事情,其实,许多泄密事件都是通过媒体报道出去的,教训太多了,不胜枚举!

  因此,行业秘密级别虽不高,但仍需谨慎小心,尤其在国家政策出台的关键时刻,或是在国外化肥行业对我国化肥窥探已久的时候,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控制秘密,为我国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时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