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吸引消费者,企业在包装上大下功夫,图案漂亮,用词新颖,更有甚者夸大功效,胡乱修饰,根本不把国家标准的规定放在心里。记得前几年很多大企业的包装还是白袋黑字或者黄袋黑字什么的,包装都很简单,也很清爽。如今看,又是一番景象,各种花卉、作物、老外、卡通等等也都出现,问其原因,都说是被逼无奈,自己不搞得花哨点,别人搞了影响自己销售。
复混肥料出现了“磷酸二氢钾型”、“硝硫型”、“长效缓释型”、“免追型”,本来不能标识的元素,也都统统印上,好像显示养分很多似的。而原来有些大企业即使是增加了中微量元素,都不标,农民朋友施用了,效果优于其他产品,很自然受到追捧,这就叫做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有很多企业搞什么外观设计专利,也印刷在包装袋上,这能说明什么,能说明产品质量有保证吗?是不是用“专利”二字对消费者就更有说服力了?
化肥外包装是一种工具,为了销售的方便,包装上的内容是对产品的真实描述,但为何现在变成某些企业甚至是大企业虚假宣传的手段呢?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大企业应该有一种姿态,要和那些不规范的小企业划清界限,因为人家卖不好可以换一个牌子,你大企业可以吗?不能说他们制作的包装袋都很漂亮,我们必须跟上,现在给人感觉好像是小型企业的包装引导了化肥外包装的潮流,大企业成了追随者。其主要原因不是小企业假冒伪劣,虚假标识造成的,而是大企业没有挺住,失去了原则。
化肥市场的规范要靠大企业、要靠主流产品的引导,大企业市场主流地位不能丢,大家一定要有共识。化肥骨干企业要挺住、要联合起来,共同抵御那些靠包装混日子、不规范、不正当竞争的小企业。借用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与各位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