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广州举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出了史上最强大、最豪华阵容参加比赛,这是对亚运会的支持,也是对中国的支持。作为东道主,中国队更是派遣了一千四百多人的超豪华代表团。
从开幕式之时起,中国队就占尽了天时、地利,尤其是人和。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中国代表团,博得了全场最热烈、经久不息的掌声。而先前出场的中国香港、中华台北以及中国澳门代表团,也分别赢得了不少的掌声。另外的代表团呢?除了有几个与中国很要好,或者说中国人比较喜欢的几个代表团有一些掌声之外,多数是没有什么掌声的,即使有,也是稀稀落落如蜻蜓点水一般。这让人感觉很是悲凉,也很不堪。
不仅开幕式,正式比赛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是让人汗颜。当中国运动员出场,掌声雷动,观众的热情爆涨;当别国运动员出场,除极个别的世界名将之外,基本上很难用掌声雷动这个词去形容。同是参赛的运动员,所受待遇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奥运会、亚运会不会每届都在中国举办,中国的运动员也有走出国门、远赴异国他乡参加比赛的时候。如果他们也遭遇到这样的情况,心情也会很沮丧。就像我国斯诺克名将丁俊晖在2007年英国温布利大师赛上,观众对于英国本土选手奥沙利文和他的不同“待遇”,那时还很年轻的丁俊晖不禁委屈得哭了。那一幕,让人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心酸。
还有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某学校老师在发现同为自己学生的儿子丢失东西之后,竟然体罚全班其他几十名学生,跪讲台、打手心,试图逼迫他们把东西“交出来”。如此卑劣的行径竟然出自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在让人无法理解。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就是用来发泄不满情绪的玩具?自己的孩子丢失了东西,知道心疼,因为那是用钱买来的,别人孩子的尊严呢?那些幼小心灵的创伤呢?恐怕花再多的钱也无法购买、无法完全愈合。我们不能说那位老师完全丧失了人性与爱,她是有爱的,但却只是一种对自己孩子的狭隘之爱,缺失的是对其他孩子的博爱之爱。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那位老师手下的学生,或者也有过如此的遭遇,你一定会义愤填膺,恨不得去扇那老师几个耳光。可是,此刻正坐在赛场看台上的你,以及坐在电视机前欣赏比赛的你,对待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有着不同掌声的你,与那位老师,又有何异?
亚运会不仅是一场竞技运动会,它更是一场国与国的交流、民族与民族的对话,人与人的融合的人类联欢会。它不分彼此、无谓亲疏,因为我们同住地球村,本就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