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7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解析“浮肥”现象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谷端银 丁方军

    农民在水田使用肥料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肥料漂浮现象,俗称“浮肥”,该现象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也不能以此作为判定肥料真假与质量好坏的依据。

  一、“浮肥”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1、“浮肥”现象最重要的因素取决于肥料本身的性质,当肥料颗粒的表观容重小于水层的比重时,肥料就会浮上来,相反就沉下去。而肥料颗粒表观比重的大小又取决于造粒加工时原料、填充料的种类和质量,以及内部孔隙等诸多因素。例如使用磷酸一铵做生产复合肥的原料,肥料比重就会偏轻;高岭土等填充料多一些,比重就会增加;肥料氮磷钾成分中,含氮多就较轻,含硝酸多,形成孔洞就会使颗粒变轻。

  复合肥常用原料比重(克/厘米3) 

  肥料在水溶过程中,其养分已基本溶进水里,上浮部分是肥料在吸收水分、汽化过程中产生膨胀,因其比重小于水才浮起来,时间久了还会沉淀下去,而且这些上浮物主要是肥料的填充料,不属于养料成分。

  2、目前“浮肥”现象多以包衣肥料为主,当肥料养分被水充分溶解后,肥料自身会留有一个空壳,由于空壳质量较轻,漂浮在水面上属于正常现象。

  3、为防止肥料结块,生产企业在肥料包装之前往往在肥料颗粒表面喷涂一定量的防结块剂,防结块剂的成分多为有机高分子物质,施于水田后短期内产生疏水性,导致肥料颗粒漂浮。

  4、长期以来的施肥习惯,许多农民习惯直接将肥料抛撒在水田中,再用耙子在水田耧一下,这样肥料并没有深入土壤,当肥料比重较轻时,也很容易出现漂浮现象。

  5、水质、气温等外部环境也是造成漂浮的重要原因。例如田里的水盐分含量高、施肥多、溶液比重就增加,漂浮力也就会增大。在低温环境中,肥料往往不容易快速溶化分解,也可能产生“浮肥”现象。

  二、预防措施

  1、现在随着缓控释肥的推广,在水稻肥料的配方选择上,一些厂家越来越多推广高氮配方的缓控释肥,而高氮同时结合包衣,就很容易出现“浮肥”现象,因此在选择适合水稻使用的配方品种时,应尽量选择水稻配方专用肥,这样更能有利于肥料在水稻种植过程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浮肥的发生几率。

  2、在施肥方式上,无论在旱田还是水田,都需要深施,将肥料深埋土壤,然后再灌溉就能有效地避免“浮肥”的发生。

  3、生产企业在肥料喷涂结块剂时,尽量在结块剂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