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水分管理:在温室大棚内土壤水分管理应与葡萄不同生育期相适应。萌芽期需水量较多,在葡萄升温催芽开始后,一定要灌一次透水;开花期要求适当干旱一些,暂时停止灌水,新梢和幼果生长均需水分,可小水勤灌,一般每间隔10天灌一次水,保持10厘米以下土层湿润;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可灌1—2次透水,这样还可以淋溶积聚在土壤表层的盐分;果实开始着色成熟直到采收前,一般停止灌水,提高浆果含糖量,加速上色成熟,防止裂果;落叶修剪后,要灌一次充足的冬水。
设施土肥管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达到2%以上,酸碱度处于中性,这样才能为葡萄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才能取得最佳栽培效果。
温室土壤施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肥料很少有流失现象;第二,矿质营养有向土壤表层积聚的趋势。根据上述特点,补充温室土壤营养元素时(即施肥)最好为有机肥料,这样既可改良土壤结构、使营养元素充足,又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引起微生物相应变化,促进葡萄根系吸收。所以,保护地的土壤应是“营养土”或“培养土”,尽可能少施用化学肥料,尤其要少用或不用尿素等化肥。
因此,每年秋季应施足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4000公斤以上。新梢开始生长和开花前,根据长势判断植株需肥情况确定是否肥施氮肥:在第一茬果着色前和第二茬果实肥大期,应追施磷、钾肥,也可采用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每相隔15天左右喷布一次,共喷2—3次,这对促进葡萄果实增大和着色以及新梢成熟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益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