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两旁,整齐连片的葡萄种植带,郁郁葱葱,纵横排列的塑料大棚穿插其间,远远看去,一望无边……
6月16日,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省(市、区)的葡萄专家和葡萄种植大户120多人聚集在滨海小镇辽宁瓦房店市李官镇,参加由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主办、北京诚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协办的北方葡萄设施栽培及新技术应用观摩会。
好产品、新技术,增产又增收
西阳台村是李官镇一个有200多户人家、1300多人的村庄。在当地,家家种葡萄,户户有大棚,是当地名副其实的葡萄专业村。目前,“十万元的棚、二十万元的户”早已不再是奇迹。
记者随参会代表躬身走进村民吕齐作的葡萄大棚,一嘟噜一嘟噜的“巨峰”葡萄均匀地挂在棚顶,果穗硕大、果粒均匀、果皮隐约泛出浅红色。
记者发现,与之相邻的露地葡萄,花期刚过,依稀可见米粒般大小的葡萄粒。吕齐作说,由于受前期低温影响,今年当地的露地葡萄比往年花期普遍推迟近半个月左右。
吕齐作所说的好产品,是在葡萄专家、沈阳农业大学严大义教授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门鹏飞的建议下所采用的,是由北京诚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代理的德国高科技植物源新产品“碧护”,这种产品经2009年试验成功后,今年才进一步在全镇进行示范推广。
据介绍,去年有一半的葡萄藤由于环剥口较大,造成树势弱、结果小。今年由于采用了镇里推荐的新技术,树势很旺盛,两亩半葡萄预计比去年增加2000多斤的产量,近1万多元的收入。
李官镇农技站站长徐振祥补充道,该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当地保护地葡萄栽培上存在的休眠期长、生长势弱、口感不理想、成熟期偏晚、易受低温冷害侵袭等技术难点。
解肥害提品质,老农技笑夸产品好
今年5月上旬,西阳台村一村民在开春扣大棚时在葡萄叶上过多喷施了尿素,第二天就发现葡萄叶片卷缩,造成了肥害,一下慌了神,急忙跑去问村里的葡萄“老把式”陈传余怎么办。陈传余说:“别急,我给镇里的葡萄技术专家徐振祥打个电话,看有没有办法。”
徐振祥在电话里回答:“你让他赶紧去买‘碧护’,3克‘碧护’兑水90斤,叶面喷施。”
过了7天,这位村民跑来告诉陈传余:“老哥,你告诉的方法太好了,喷了两遍以后,我的葡萄叶子反应过来了,俺家的葡萄得救了!”
来自瓦房店市农技中心的老农技员徐绍先顺手摘下一片老叶说,这上面的黄斑,就是当初肥害造成的,幸好发现得早,也幸好有“碧护”这样的高科技产品能够解除肥害。现在从挂果的情况来看,生产水平还比较高,产量也不会太低。
老徐告诉记者,种过葡萄的都清楚,一般葡萄生产中如果产量太高,葡萄果粒会有大有小,但是喷施“碧护”以后,能够使果粒的大小非常均匀。另外,在樱桃上喷施“碧护”也会有同样的效果,而且用过“碧护”的葡萄和樱桃,口感还好,这就是“碧护”在果树上的重要作用。
眼见为实,好产品值得大力推广
今年50多岁的西阳台村村民陈传余种3亩大棚葡萄,在种植管理上颇有经验。老陈时常在网上寻找葡萄管理的好技术、好方法,是村里公认的技术示范户。
“使用以后,萌芽早、开花早、坐果率也好,能够使葡萄的果实大小均匀。我打算在果子基本泛黄时再用一遍,专家说可以增加葡萄的甜度和口感,果面光滑卖相看,还能提早成熟。”说到使用碧护的好处,老陈告诉参会代表,使用碧护,还能使树强壮,增加叶片的厚度,能够抵抗病菌的侵害,一年能够减少2~3次的喷药次数,自家的3亩地,今年就节省近1000元的药钱。
老陈对北京诚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荣娟说:“感谢碧护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好产品!”观摩结束后,许多葡萄种植大户表示,这样的新技术应用观摩会,让他们开了眼界。
来自河北昌黎葡萄种植大户耿学刚则显得比较谨慎,“好产品再好,回去也要做试验。”他告诉记者,作为秦皇岛葡萄协会的会长,目前拥有会员800多户,葡萄面积七八千亩。本着为会员负责的态度,耿学刚准备回去先做试验,然后再大面积推广。
“眼见为实,好产品就值得大力推广!”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葡萄种植大户张建国表示,回去以后将在包头市月亮湾葡萄果树专业合作社的5000亩葡萄上全部推广该项新技术,以帮助合作社的全部社员在今年葡萄生产上实现提质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