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工程,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在实施这项工程中,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农村信息服务,农民技术培训等,正确引导农民使用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并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科技服务,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更新,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但在调研中发现,这一工程还存在发展不平衡、工作欠扎实的问题,有的地方“进村没入户”,“服务不到家”;有的地方则依然“线断网破“、“不在服务区”。并发现:诸如类似科技进村入户的“盲区”,由于“三新”(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进不来,许多很好的资源得不到挖掘和利用,故村容面貌依旧,生产发展滞后。由是观之,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还大有文章可做。
如何做到科技服务“进村”无“死角”,“入户”无“盲区”呢?窃以为:各地一方面要认真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建设好“示范区”,用典型引路;另一方面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盲区”,把成功经验带进去,推开来。在工作展开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村服务站的作用,用“技物结合”的方法,积极有序地开展技术培训与咨询、农用物资供应和市场信息传播等多项服务活动,着力解决农民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充分利用“农技热线”、“农技电波”和“农技110”等先进、适用、高效的传媒手段和平台,向农民朋友广为推介各种适用高效的栽培技术、绿色植保技术、先进的农业机械及农机农艺配套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名特优”良种良法技术、各种农资新品种以及低碳、绿色、生态、环保等有利于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的重大农业技术,及时让他们在了解中得以掌握,在运用中发挥效益。同时,还要逐步创造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服务手段,加大科技知识传播覆盖面,及时搞好科技信息的搜集、发布、更新。尤其要发挥好农业专家系统咨询软件的作用,扩大农业科技知识普及面和信息、咨询服务的覆盖面,使新技术、新成果迅速走进千家万户。此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着力培养一批村级科技骨干,发展“科技户主”,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使科技服务进村入户的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