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5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天地 谁说女子不如男
——访陕西省渭南盛农农资公司总经理杨雪红
本报记者 汪洋 文/图

     做农资这行时间不长,但陕西省渭南县盛农农资公司总经理杨雪红的心中早已下了决心:“只要认准的事,克服一切困难,顶着压力也要尽心尽力地去做好。”

  近日,记者在山东采访期间,结识了这位对农资行业有着无比热爱之心的经销商。记者和杨雪红的对话就在淡淡的一杯清茶端上后徐徐展开……

  用脚步换回网络与销量

  “与企业合作需要诚信相待,与客户合作需要实实在在。”杨雪红:“起步低,就注定了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跟对好厂家、选对好产品只是走向成功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需用行动去完善和扩大自己的经营网络,用更新的思路去琢磨市场的操作手法和突破技巧。”她说,“我没有什么好方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双脚跑出属于自己的那份收获。”

  杨雪红说,开拓市场一开始非常难,往往一个经销商要连续跑去介绍很多次。“一次不行就二次,二次不行就三次……”正是凭着这股不折不挠的恒心和毅力,当地的经销商最后不得不这样回答道:“我们的合作不是因为你的产品吸引了我,更多的是你身上的这股精神感动了我。”

  对于盛农农资公司今后的发展计划,杨雪红说:“不求做大,只求做长。”下一步将不断完善销售计划、提升公司品牌、保证稳定质量和踏实的服务,用吃苦和拼搏的精神赢得更多的掌声和市场。

  用服务支撑品牌与质量

  农业科技推广到户、落实到田间地头,被称为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往往看起来又远又近,停下来民心就疏远,跨过去民心就靠拢。

  从2007年开始从事香港某有机肥公司的主管销售工作,到2009年底成立属于自己的盛农农资公司,38岁的杨雪红自认为并不太懂这“最后一公里”的确切含义。但她始终认为,当前农资营销拼的就是进村入户、田间地头全心全意全方位地为农民服务。尤其是做肥料销售,就是要让良心作证和对农民负责。

  因此,杨雪红心中对于服务二字的理解和认识既朴实又务实:“我不是为了销售而销售,更多是为农民兄弟去服务。”她告诉记者,平时的工作就是不定期、不间断地去基层走访和调研,通过开农民现场会的形式,让有经验、有技术的农化技师手把手地帮助当地的果农去完成果树的修剪和植保,用一种以心换心的姿态去赢得农户的信赖和支持。

  “只要关乎农业生产,只要农民需要我,我就和他们在一起。”杨雪红说:“看见老百姓增收了,他们高兴,我也高兴。”谈及事业成功的奥秘,杨雪红淡淡地说:“没什么捷径,要说有,那也就是踏踏实实、诚心诚意做服务,这是自己该做的良心事。”

  用真心体会痛苦与快乐

  个性率真、积极进取,是杨雪红给记者的第一感觉。回想起创业初期为了能找到合适的产品和厂家,她和朋友曾特意雇了一辆出租车,从当地一路开车赶赴湖北和山东市场寻找合作伙伴。

  杨雪红说,自己一个人在农资这条路上体会了无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苦难,都不曾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因为她坚信:“天道酬勤,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由于长期出差、忙于自己的事业,杨雪红很少与自己的两个女儿在一起,有时候一想起对自己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照顾实在太少,一听见小家伙们的一句“要是天天能跟妈妈在一起该多好”的话,往往眼泪便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做农资这行,作为女性,需要承受的是比男性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她们是父母膝下的娇女,是丈夫疼爱的妻子,更是孩子眷恋的慈母,但选择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必须义无反顾地投入进去。像杨雪红这样的女性在农资这片领域还有很多,她们用心开辟市场、赢得机遇、实现成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谁敢说女子不如男?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