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4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农田日记》叫好!

曹涤环

  我的一些具有科学头脑的农民朋友,他们把每年详细记载的“农田日记”送给我,细读之余,心中充满喜悦和敬意。这些常年积累的农田日记,凸显了农民强烈的科技致富意识,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开始具有的种地成本观。

  种田日记里,分门别类,详细记载着每年种植的作物品种的面积、产量;施用农药、化肥品种的数量、价格;农田翻耕、播种和收获日期;作物的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的时间和次数;农产品销售价格,政府的各种补贴和上交的款项数目等等。

  笔者为这些农田日记叫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已成为买方市场,这给传统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广大农民顺应形势发展,审时度势记下了这些数据,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点:  一是说明农民开始讲究资本运营。他们懂得了既要讲收成,也要讲成本,最后求得好效益,为以后的生产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合理投入,克服盲目消费,达到减少投入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记载比较,可以很好地核算出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效益。从中发现家庭投入的技巧和增收节支的办法,这既是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二是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清一年到头的收入是多少,支付的生产成本是多少,自家的合理负担是多少,这也为各级政府制定合理的农民负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效地制止乱收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三是农民通过积累、归纳、总结、整理,可以把生产经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仅让农民成为种植业、养殖业的行家里手,而且通过各种具体数据的比较,让农民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量入为出,降低农业成本;根据市场需求,扩大自已的生产规模,提高生产的整体效益,可谓是一件大好事。

  农民记农田日记,折射了他们已学会运用经济规律和科学方法来加强成本核算,搞好自家的资本运营,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大好事,值得称道和提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