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报道从4月1日开始,青岛一些医院陆续接到9名食用韭菜后中毒的患者,他们都是食用韭菜之后出现了头疼、恶心、腹泻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属于有机磷中毒,也就是说韭菜上的残余农药严重超标导致中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毒豇豆”带给人们的担忧还没解除,又来了一个“毒韭菜”。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还敢吃什么?农产品安全什么时候能够有保证?
每当事件一被曝光,质检部门就开始整顿市场,检查销售、检查用药等情况。笔者认为,农产品安全不是站在演讲台上吹牛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对着上级领导保证就可以做好的,其不但考验农民的诚信,也在考验监督者、管理者的良心。农药超标不应该找生产农药的,也不应该找农民,就应该找对农药施用指导部门的责任,更应该找对农产品质量检测者的责任,应该追究市场管理者的责任。
食品安全是大事,它关系着十三亿人口的健康,笔者建议,要是真的关心广大公民的食品安全,就应该把该做的工作做在前面。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有全程监管办法,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建议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争取把对公众的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