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4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资源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刘淑兰

  从我国国情来看,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一般保民用,以减少城市的污染。但作为天然气这种优质的天然能源来讲,用它发展合成氨是最为合理的,因为生产合成氨是利用了所有的元素,但作为燃料只是利用了天然气的热值。但是从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民用燃料如果大部分用煤而不是天然气的话,那我们燃料的尾气治理就会相当困难。

  但作为工业用煤的话,我们可以借助经济治理,因为一套装置上来以后,该回收的回收,该利用的利用,能治理的治理,能相对的减少对环境的伤害。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清洁燃料首先保民用。这是我们国家天然气利用的原则。

  但不是说所有的天然气都只作民用,我们要考虑中国的国情,我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西南地区,天然气的储量非常之大,而且我们又有很多引进的大型合成氨装置,这些装置根据这么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如果企业没有区别对待,让他全部退出化肥,这个绝对是不符合中国现实情况的。

  我们要综合性的考虑,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是否用天然气生产化肥的问题,它会牵扯出诸多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因厂因地区别对待,我国是化肥生产大国,尽管我国天然气的生产量不是很丰富,但天然气我们毕竟还是有的,对于现在已经用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企业我们还是尽量鼓励他继续生产下去的,我们要考虑当地的用肥需求,像我国四川地区这样的人口和农业大省,我们要从外地调运的话那是非常不理智的。所以我们不能所有事情都去一刀切。

  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待。我国的天然气不是很多,所以我们不能大量的以天然气为原料来生产肥料。我国的煤炭储量相当丰富,所以我们主要的化肥生产以煤炭为主,以气来作为补充。不能绝对地说我们以后不能以天然气为原料来生产化肥,这是错误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