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科技下乡时节。日前,山西省原平市质监局在科技下乡中了解到, 随着农业产量的逐年增加,以及自然气候等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近期西南的旱情,使农民对于节水科技的渴望日益增加。
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水浇地的大面积增加,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依靠打机井抽取地下水。一开始,机井打上10米深就足够抽水;可后来抽水太多,水位下降,打到30米深可以抽水;再后来,干脆打深井,如今在不少水浇地地头,超过150米深的深井已非常普遍。水位的大幅下降,直接提高了用水成本,增加了用水难度,造成水库一个个干涸,河水一条条断流。
同时,水浇地的大面积增加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庄稼地越来越不保墒,越来越不耐旱,庄稼地增产的潜力越来越小,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笔者认为,节水科技下乡应作为科技下乡的重中之重,除了打井、修渠等传统的抗旱设施外,重点应放在种子的节水抗旱功能,努力研制低水增产品种,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努力改进土壤的蓄水保墒功能,力争用最短的时间使我国节水农业耕作技术有一个较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