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9年11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发挥金融服务在“三社”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金融服务部副部长 吴孔凡

    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是1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期间亲自部署和推动的重大改革举措。早在建国初期,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作为三驾马车,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得到快速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地怎么种”“谁来种地”的问题,但农民融资难、融资贵,农产品“卖难”等问题依然存在。在这种形势下,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通过有效整合三大系统、三重服务功能、三级合作体系,帮助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发展水平,增强竞争能力。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开展的“三社”融合探索,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外生性发展模式,是对“三位一体”的深化和延续。

    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是“三位一体”和“三社”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三位一体”和“三社”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指出,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是解决农民融资难的重要途径,是合作经济组织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的现实需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以来,全系统凭借自身的政策体制优势、制度兼容优势、组织体系优势、信息对称优势、传统品牌优势和产业链整合优势,在合作金融以及融资担保、小额贷款、供应链金融、合作发展基金、合作保险等金融、类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打通金融惠农“最后一公里”,促进农业生产、流通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也为推进“三位一体”和“三社”融合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但要看到,在“三位一体”建设和“三社”融合发展中,金融仍是最大的短板。下一步,要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坚持因地制宜、上下联动,坚持底线思维、防控风险,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宗旨,以服务农村实体经济为目的,聚焦主业,创新发展,努力探索构建适应“三农”发展需要,服务功能完备、上下联合合作、整体运转协调、系统风险可控的供销合作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