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9年10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主动应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

□ 安徽长丰农商银行 张 微

    随着农村环境的变化,农村客户群体对金融需求也逐渐产生变化,对此,金融工作者必须有这样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服务到位。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对“三农”的服务,成为摆在农商银行面前非常紧迫的问题。

    变化

    “三农”客户群体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几十年来,农商银行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三农”,实际上主要是服务农民个体。权威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农村种植面积50亩以上专业大户已超过360万户,200亩以上的107万户;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88万户;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4万家;因为城市建设,出现了大批失地农民,他们大部分已经转行成为工商业者。可见,今天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业务可供选择的客户范围更广、质量更高了。

    与传统小散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优势,它们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应该是农商银行“三农”服务的重点客户群体。此外,农业优势产区资源集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速、乡村城市化速度加快等趋势,也都将带来新的更加优质的“三农”客户群体。

    农民身份分化后,个人业务需求发生了变化。首先,农民的身份和从事的职业逐步分离。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且收入相对稳定的农民达4 亿人左右,已占农民总数的近60%。

    其次,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国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务农收入占比大幅降低,约50%来自务工收入,15%左右来自财政性补贴及其它收入,只有35%左右来自于种养殖和加工业。

    最后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有调查显示,现阶段除了城郊等特殊群体,有25% 以上的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他们抗风险能力较强,只是偏远地区的农户收入依然偏低。

    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和同业竞争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实践中可以发现,在农村金融需求方面,也出现了三大特点:需求主体多元化,资金需求规模化,产品需求多样化

    如何应对

    明确“服务三农”的战略重点。作为国家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之一,农商银行在指导思想上一定要站稳这个高地,严防被别人抢占。在具体工作中,应该根据国家“三农”工作导向、现有客户基础、渠道资源等情况,明确服务“三农”的战略重点:关注和支持现代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借助国家扶持“三农”的大好时机,支持新农村建设、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商品流通专业及综合市场的个体工商户;支持部分高收入农民工、拆迁户等的大型农机具、住房、汽车等消费需求;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精准扶贫;重点加强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服务推广。

    强化服务“三农”的基础管理。一方面,应该加强涉农客户的差异化营销管理。按照涉农产、行业或客户类型进行分类营销,优化准入管理;另一方面,完善差异化的“三农”信贷产品,以客户分类营销管理为基础,为各类客户量身定制专项信贷产品,并辅之以差异化的信贷计划、营销资金、资本金配置、统计监测、考核奖励等,逐步形成按照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养殖业进行分类管理的“三农”经营管理中心。在此基础上,还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三农”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加强服务“三农”员工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保证一切工作顺利展开的“基石”,一方面,加强对分行、支行的管理,重点从从业经历、专业素养、风险偏好、对“三农”业务风险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政绩观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培训;另一方面,加强“服务三农”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的营销队伍建设,帮助他们认清形势,跟上变化,逐步提高贷款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的集中化、专业化水平,从而在新形势下,把农村金融消费工作做好做活。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