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0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数字化”不是万能的!普惠金融更要做实线下

□ 本报记者 胡宏开

    互联网时代,科技赋能已成为金融界的主题词。普惠金融也插上了科技“翅膀”,低成本获客、智能化放贷、大数据风控,“数字化”成为普惠金融的“新引擎”。

    诚然,数字化趋势对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在践行普惠金融中,更需要做实线下。就在10月12日的“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小龙在主题对话中表示,线上的金融科技虽然是未来重要方向,但是目前只靠线上是不够的,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是解决体系问题的一个方案。

    王小龙特别强调,目前线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社区治理、信用体系建设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未来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这些工作做不好,线上线下不融合,践行普惠金融就不能实现全方位服务。

    基于此,浙江农信深布局、远谋划,早在2013年就在全国率先实施“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提出“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2016年,开展实施“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建立健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普惠金融质量。

    如今,浙江每10位老百姓,就有8位选择浙江农信服务;每5家企业,就有1家与浙江农信携手同行;浙江农信4123个营业网点、11169个丰收驿站、2万多个村级金融服务点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和绝大多数行政村。

    成绩背后,一条重要经验是,浙江农信连续11年开展了“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线下活动,持续扎实推进走访建档、信用村创建、整村授信等基础性工作。

    久久为功的基础工作,为普惠金融奠定了根基,也使得浙江农信普惠金融在全国农村金融机构中发挥了“领跑”作用。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2019)致辞中表示,要扶持服务社区、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小型机构,鼓励发扬“扫街查数”和“走村串户”精神。

    普惠金融要做实线下,这是由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了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就小微企业来说,由于财务报表不健全等因素,较难迈过科技金融的风控门槛,从线上获得贷款。特别是小微企业200万元以上的生产经营性贷款,金融科技难于满足其足额的需求。至于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是很难从线上获得普惠金融服务,这源于他们缺乏完善的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在10月11日“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中列出了一组数据:央行征信中心收录自然人信息接近10亿人,但有贷款记录的约4.8亿人,尚有50%未被央行征信数据库覆盖。

    显而易见,要让上述特殊人群有尊严,并且优惠、便捷地获得普惠金融,就需要农村金融机构通过线下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

    “做实线下”是“做好线上”的重要基础。在目前还没有打破信息“孤岛”的情况下,要让数字普惠金融健康发展,就不能抛弃线下,而是要倒逼线下实现标准化。比如,线下调查要更清晰、更全面,更精准地了解客户多元化需求。“做实线下”可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自身优势,以农信社为代表,其具有点多面广、人缘地缘优势,在一些偏远的海岛山区填补金融空白、宣传金融知识、参与社区治理等,都离不开农信社提供的“有温度”“有情怀”的线下服务。

    毋庸置疑,以服务“三农”为使命的农村金融机构在践行普惠金融中必将发挥极其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更要正确认识数字化趋势,不轻视、不畏难,不忘初心、下沉服务,做实线下基础工作、做好线上创新研发,让科技更好地服务金融才是践行普惠金融的正解。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