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9年9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了不能忘却的初心
——广西农信系统坚守初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见闻之二
□ 本报记者 贾丹丹 通讯员 谢咏任

图为平乐农村合作银行桥亭支行信贷员李学鹏(左)与村民黄月帮(右)在村口交谈。

    平乐:初心是乡村振兴的“农信力量” 一张“老存折”,见证一座村庄的蜕变

    8月14日一大早,在平乐县桥亭乡大塘口村,记者见到了广西平乐农村合作银行桥亭支行信贷员李学鹏。

    他的手中,拿着一张陈旧的“老存折”,红色封面上印着:平乐县桥亭信用社活期储蓄存折。

    “这张1992年的老存折,也是大塘口村巨大变化的见证!”1966年出生的李学鹏,已在平乐农村合作银行工作了28年。

    20多年来,大塘口村点点滴滴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大塘口村坐落在美丽的莲花山脚下,距桥亭乡集市6.5公里,全村仅17户66人。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有女莫嫁大塘口,吃苦上访又受穷”,是大塘口村生活面貌的真实写照。

    那时,大塘口村是一个“九山半沟半分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的贫瘠小山村。

    如今的大塘口,一座座别墅式洋房点缀在青山之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名村”,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0元,实现了由“贫困小山村”向“美丽小康村”的蜕变。

    大塘口村党支部书记黎宗宪告诉记者,这一今非昔比的变化,离不开平乐农村合作银行的资金活水。

    “我们90年代初就开始从当时的农信社贷款,用来建房子、种月柿,当时是一部分党员带头,放款的数额也不大,每户最多不超过1万块钱。”黎宗宪回忆说。

    到了2011年,大塘口村在当地政府带领下启动新村建设。平乐农村合作银行60余万元的贷款资金,支持大塘口村大力发展以月柿为主的种植业和加工业。通过自主建立“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销一体化运行模式,大塘口村创建了“大塘口”“月柿林”两个特色品牌,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

    随后,靠种植月柿富起来的大塘口村民,并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他们开始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计划将大塘口村由单纯的“月柿之乡”,逐渐转变为一个集生产、加工、旅游、观光的特色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庄园。

    “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平乐农村合作银行对大塘口村的累计贷款支持约100万元。”李学鹏告诉记者,“现在,大塘口村民已经很少用存折了,家家户户都有平乐农村合作银行的储蓄卡,年轻人更喜欢用手机银行……”

    “老李啊,我也用过那样的老存折,现在早换成储蓄卡了。”村民黄月帮看到李学鹏,便热情地打招呼,“你看,我把平乐农合行的银行卡绑在了微信上,这是我儿子给我发的生日红包!”

    蝶变的大塘口村,是平乐农村合作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我们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大涉农信贷投放,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推平乐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平乐农村合作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艳琴对记者说。

(未完待续)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