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15日对“三位一体”农民综合合作发展情况进行专题报道后,引起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热烈反响。湖南武冈市供销合作社的干部职工专题学习了报道中代表委员的建议及浙江的典型案例,大家认为武冈市目前整合为农服务资源,构建为农服务体系,发展壮大产业,探索出的“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为民服务中心)+村‘两委’+合作社+农民(社员)”的为农服务模式发展前景看好,下一步要通过“供销合作突破、引入信用合作创新、倒逼生产合作到位”,实现“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体系有效建立,补齐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短板”。
青海省是全国两会期间最积极参与“乡音说两会”活动的省份之一。青海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复杂的地势环境、气候条件和较为闭塞的交通,增加了内地优势资源在青海的普及困难度。正是为了填补青海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紧缺的市场空白,“乡村第三屏”作为集约式综合服务平台自2017年开始在青海各偏远乡镇落地。在国家级贫困县大通县,供销e家已投资建设200台“乡村第三屏”,覆盖大通县70%以上的行政村,解决了这里由于地形和交通不便带来的资源分散、资源紧缺等问题,降低了农村群众奔波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两会期间,大通各乡镇的老百姓都喜欢集中到“乡村第三屏”服务站了解两会信息,大家希望供销电商能继续整合资源,帮助他们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
本栏目融媒体编辑: 陆璐 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