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绩单
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系统商品购进总额达到435.92亿元,同比增长19.78%;商品销售总额476.09亿元,同比增长23.27%。至2018年底,系统资产总额182.3亿元,同比上升28.2%;汇总盈利9.7亿元,同比上升40.7%。
至2018年底,全省共培育省、市、县三级“三位一体”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示范社535家。
至2018年底,已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点8601个,全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达39.83亿元,同比增长46.74%。
2018年,贵州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齐心协力,锐意进取,综合改革深化拓展,专项试点稳步推进,经营服务体系不断壮大,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综合与专项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综合与专项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2018年,省社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创新服务供给为重点,围绕六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全省开展专项改革试点,在原有10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的基础上增加“1+12”的专项改革试点布局(即1个省县共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先行试验区+12个省级专项改革试点单位)。截至2018年底,全省9个市(州)、84个县均已出台贯彻落实中发11号、省发5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或经党委、政府批准的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农服务实效正在日益显现
基层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形式,完善治理结构,创新经营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推进转型升级,增强综合实力,发挥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现代流通中的独特作用。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培育省、市、县三级“三位一体”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示范社535家,其中省社授牌命名的省级示范社91家,实现全省县级全覆盖。为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各级供销合作社依托“三位一体”新型基层社,着力发展农业专业服务队、农化服务中心和庄稼医院,为农民生产提供农资供应等全天候“田保姆”服务。开放办社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开放办社、合作兴社、招商强社”和“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的思路,在铜仁、赤水、威宁等地探索创新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模式取得良好成效。社有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集团化发展探索社企分开运行机制,多渠道开拓经营服务领域,全力助推“三社融合”发展,联合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省社电商公司投资参股11个县供销合作社电商公司,规范农村电商运营服务中心、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实现“股权+业务”的深度合作。
经营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
流通服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推动“黔货出山”,抓住连接生产和市场的流通环节这一关键点,找准冷链物流这一重要突破口,主动承担产销对接和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工作,省社与贵阳市社合作组建省冷投公司,从建设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冷链)骨干网络入手,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智慧物流综合服务体系。至2018年底,省冷投公司已完成在双龙航空经济区的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冷链物流)体系运营总部布点工作,并在金沙等地着手布局10个区域性农产品现代流通(冷链物流)中心工作。产业带动能力充分提升。农村电商方面,“贵农网”电商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至2018年底,已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点8601个,全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达39.83亿元,同比增长46.74%。电商助推“黔货出山”成效显著。2018年,全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24.95亿元。产销对接方面,各级供销合作社抓住农产品销售关键节点,实施农校、农超、农市对接,建立贵州绿色农产品直供直销通道。省绿通公司成为承担贵州教育系统“农校对接”工程的主要载体,目前公司已与黔南高校集团、职业院校联盟30个校区开展“校农结合”。截至2018年底,学校总采购数量2410吨,总采购额1980余万元。农村合作金融方面,通过摸清底数提升服务、重点加强风险防控、关键强化制度引领、宣传打击非法集资等方式,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全系统再生资源收购额11.8亿元,同比增长42.7%。
“三会”制度建设取得突破
2018年9月,贵州省委正式明确调整省社领导职务名称,将主任、副主任调整为理事会主任、副主任。11月,省社首任监事会主任正式到位。至2018年底,全省系统正式建立监事会机构6个(政府批文设立监事会机构)。其他市级供销合作社均与组织、编制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力促监事会组织机构早日建立健全。
要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中找到立足点,让供销合作社有位置,让系统有贡献。
要在深化农村改革布局中找到着力点,让基层组织有空间,让行业体系有舞台。
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找准结合点,让新兴产业强根基,让传统产业焕生机。
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找到切入点,让流通服务显身手,让骨干网络显能耐。
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要在创新体制机制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提升服务能力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做强主营业务提升社有企业发展质量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实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重点抓好五大方面工作:
(一)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总社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推广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经验,抓紧实施项目建设行动。
(二)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战略定位,努力担当作为,全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水平。要提升现代流通网络服务水平。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优势,加强上下联动,加快连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提升社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效益。加快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充满活力、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大型龙头企业。要加快社有企业集团化、市场化发展步伐,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省、市、县三级社有企业开展联合合作。要提升防范和化解农村合作金融风险能力。把风险防范化解摆在首位,推动农村合作金融业务规范有序发展,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推动《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管理暂行办法》早日出台。继续推进参与农信社改制与农商行增资扩股工作。
(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全力苦干实干,做大做强供销特色主营业务。继续夯实农村电商业务。加强省社“贵农网”平台运营管理,完善网络功能和模块内容。提升电商服务体系运营能力,促进线下终端电商、物流、金融等业务深度融合发展。2019争取实现系统电商销售额40亿元以上。着力延伸产销对接业务。继续以“贵农网”科技公司、省绿通公司、省冷投公司及各地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主要抓手,集中力量扶大扶强,力争实现全省性的定向采购配送龙头作用。做强农资农技供应服务业务。适应贵州纯天然、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积极开展“绿色农资”行动。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要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四)坚持农村基层组织合作经济属性不改变,推进互助互利,带动更多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基层社特别是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把创建“三位一体”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示范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想方设法争取列入财政预算或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重点支持。积极探索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年内每个县至少要新打造1个村级供销合作社,条件好的地方要争取整乡推进、整县推进。着力扩大“村社融合”“村社共建”等试点。复制推广铜仁市“民心党建+三位一体促三变”、赤水市“村社深度融合发展”、白云区小山村“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等试点示范经验。着力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发展水平。今年上半年,全省县级供销合作社要完成本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注册登记工作。创新各层级供销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合作方式。以产权和业务为纽带,推动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推动社有资本与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国有资本有机连接。
(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压实责任链条,全面落实党管农业农村工作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始终筑牢思想防线,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自身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供销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