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2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发挥“街巷长制”推进环境精准整治


    本报讯 “街巷长制”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为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城乡环境卫生,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采取的重要举措。2018年,顺义区仁和镇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城乡接合部重点村米各庄村环境整治工作,充分发挥“街巷长制”精细化管理优势,落实“知情、监督”的工作内容,发挥“日巡、周查”工作机制,补足了原有治理力量在发现问题、反馈需求、随手解决方面的短板,实现了人性整治、精准整治、实时整治,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人性化设计。为了将乡村环境提升与村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紧密结合,让环境提升的成果更多更精准地惠及广大群众,仁和镇坚持人性化原则,充分发挥“街巷长制”巡查走访机制作用,全面收集民众对环境治理工作的建议和需求,纳入环境总体设计方案。在基础设施建设细节上,修补村活动广场破损边角、清理污水口,修整硬化路肩、道路,保障群众出行环境的整洁安全。在人性化设施配备上,增建垃圾收集池、充电桩、指示牌、移动花池等便民设施40余处,通过停车位划线方式规范停车位,并整治乱停乱放现象,便捷群众生产生活;改建村西小顺林为休闲林地,增设公共休闲坐凳,补栽花草乔木,铺设生态植草砖,营造天然“氧吧”,给村民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

    坚持生态化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美丽”之基。仁和镇高度重视米各庄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依据“街巷长”巡访街巷所收集到的各类环境问题,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其间,发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吹哨”相关部门,并由“街巷长”带队村“小巷管家”协助整治。2个月来,共处理解决乱堆乱放、污水泥垢、陈年垃圾、挤街占道等环境问题300余件,保障村内环境整洁有序;重新规划村街道、广场植被,改扩建小型公园3座,面积达2400平方米,新增生态花池50个,修剪、移除杂乱植株并增植花灌木,于村口平台位置种植景观花卉2000平方米,营造美丽生态名片;恢复村林地内道路两侧裸露土质生态2000余平方米,对林地原围栏进行清理,并挖槽砌砖、新建钢构围栏1700余米,有效保护林地生态环境。

    坚持文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引领,而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兴盛,首先需要夯实文化设施基础。此次米各庄村的文化景观提升中,仁和镇以“爱国教育、传统文化”为主要题材,在米各庄改建、新建文化景观墙1000米,重新粉刷破损墙面,装饰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二十四孝等为主题的手绘画,画风秀美、情景和谐,并在村外围处新增造型艺术景墙3500米。“街巷长”与“小巷管家”们通过管控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积极引导群众学习景墙上卧冰求鲤、百里负米等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巩固、压实文化景观提升成果。

    下一步,仁和镇将继续坚持“以人为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发挥“街巷长制”“小巷管家”精细化管理优势与宣传带动效应,促使各村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治理新局面,切实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推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稳步快速发展。

    (高铁夫)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