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1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他用苹果圆了父老乡亲的小康梦
——记山西省临猗县北辛供销社副主任、万保果品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万保
□ 郎卫国

王万保(左二)为参观者讲述苹果管理技巧。

    王万保是山西省临猗县北辛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兼万保果品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年来,他带领农民劳动致富,用苹果圆了家乡父老乡亲的小康梦。

“乡亲们的期盼就是我的动力”

    临猗,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带。这里海拔高,绵土层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最适宜种植苹果。

    1957年出生的王万保是临猗县北辛乡卓逸村人,他种苹果最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年,他算了一笔账,想用数据让自己的妻子支持自己搞种果树试验。然而,妻子却不理解:“种小麦,除了自己吃,公粮卖了就可以了。现在种苹果,产下的苹果卖给谁?”因此,王万保把苹果树栽到地里后,妻子却到地里把苹果树全拔掉了。

    看到满地被拔出的苹果苗,王万保心头涌过一阵苦涩,他默默地把苹果苗再次栽到地里。他没有和妻子争吵,而是语重心长对妻子说:“咱不能光考虑温饱,咱得把日子往更好了过。3年后,这些苹果树肯定能卖1万元。”

    “万元户”在那个年代屈指可数。妻子看到了奋斗的希望,也理解了丈夫的一片苦心。“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3年过去了,当王万保用苹果换回一沓沓人民币时,全村都沸腾了。

    当年,便有11户村民跟着老王种苹果,没过几年,卓逸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苹果树。好事一传十、十传百,十村八庄的乡亲们纷纷跑到卓逸村参观、取经。王万保给大伙讲技术、买果苗,忙得团团转。1992年,在他的带领下,卓逸村大多数农户地里都栽上了苹果树。

    喜气盈盈的好光景持续到1996年,卓逸村人压根儿没有想到,苹果竟会出现销售难。

    “苹果卖不了,就找王万保。”看着家家堆积如山的苹果,看着乡亲们焦灼愁苦的面容,想到自己当初的承诺,王万保心急如焚,怎么办?

    他激励自己,在难关面前,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泄气。认准了的事情,就要豁出命去干。思虑再三,决定外出跑销路。拿定主意后,他带上四箱苹果样品,背了一袋自家蒸的干粮,揣上200张印制的名片,踏上了艰难的销果之旅。

    从长江之滨到江南水乡,王万保走过千山万水,经历千辛万苦,为村里的苹果联系销路。虽然历经艰辛,王万保却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家乡果业发展的路径。他明白了村里的苹果不好销主要是因为单纯追求产量、粗放管理,施肥、用药都不讲究,也不套袋,长出来的苹果口感不好,要不就是好吃不好看。

    提高管理技术,解放思想是前提。王万保组织果农外出参观,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又在自家地里试验苹果套袋。临猗是内陆半干旱气候,苹果生长前期干旱少雨,后期阴雨连绵。第一年套纸袋,不是干旱高温形成橡皮果,就是阴天多雨出现裂缝果,大伙儿的心凉了半截。王万保不泄气,又引导果农改套膜袋,但果面还是不理想。第三年,他尝试给苹果套膜加纸双层袋;第四年,科学确定双层袋套脱袋时间,终于取得了成功。苹果很快打开了销路,大伙儿跟他学技术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2007年,在供销合作社的引领下,王万保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苹果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2014年,王万保担任了北辛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后,他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采购渠道正规、商品销售价格稳定的优势,让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实行联合发展。供销合作社精心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优质服务,每年培训果农上万人次。王万保利用自己学到的技术积极推广果园间伐、纸膜双套袋、增施农家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果园种草、铺反光膜等八项高新管理技术,生产的红富士苹果个大色艳、汁多脆甜,并带芳香味,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

    一花引来百花开,合作社的名声越来越大。短短几年,苹果种植由卓逸村拓展到运城市“四县一区”2160户,优质苹果基地发展到10万亩。在此基础上,王万保又牵头兴建了占地100亩的万华果品交易市场,与52家果品合作社、农资企业、流通销售单位和科研院所合作,坚持统一生产规程、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商标品牌、统一市场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为果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心怀理想闯进更大的市场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苹果种植面积的逐年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王万保认准了一个理儿:“要靠诚信,为千家万户小生产搭建连接国内外大市场的金色桥梁。”

    经过多方努力,他注册了“王万保”商标,确立“诚信为本,创新为魂”的经营理念,制定了“打造中国第一苹果品牌”的奋斗目标,组织果农靠诚信抱团闯市场。

    种植讲诚信,合作社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绿色无公害苹果。为了提高苹果文化品位,王万保与果农探索生产艺术苹果,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在果面上显示出关公、河东名人、河东名胜、八仙过海、西游记等八大系列艺术图案,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配套16种精美的果品包装,使消费者在观赏苹果的同时,感受运城“古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杭州名优水果博览会上一炮走红。

    销售讲诚信。当地果农销售苹果存在分级不严、以次充好的现象,合作社制定了《果农诚信经营十不准行为规范》,迅速杜绝了各种欺诈销售行为。对前来联系业务的果商,王万保做到关心知心、以心换心,热忱提供选果、包果、装箱、结算、发车“一站式”服务,让果商满意而归。

    有一次,来自西北的一位果商在当地收苹果发往广州,因为市场变化和人为因素,亏损了十余万元,果商一家人处于绝望之中。王万保觉得“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于是,他和妻子主动帮果商付清果款、利息和劳务费。这件事情以后,大伙儿都觉得老王这个人靠得住、做事真心,来找他的果商越来越多。有的人不认识王万保,打电话把钱汇过来,说“你把苹果给我发过了就行了”。南来北往的果商把王万保当作最信赖的人,不但纷纷前来采购苹果,还给村里带来了许多宝贵的营销信息。

    在北辛供销合作社和合作社社员的共同努力下,“王万保”牌果品畅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大中城市,与北京新发地、武汉中百集团、重庆中百集团、广州水果批发市场等成功实现对接,并出口俄罗斯、东南亚、印度、迪拜等8个国家。从2010年至今,合作社每年销售苹果上亿斤,累计为当地果农增加收入5亿多元。

    怀着“打造中国苹果第一品牌”的梦想,“王万保”牌苹果扬眉吐气走出了黄土地,跨入了“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行列。王万保并不满足,他又有了全新的发展思路。他利用北辛供销合作社搭建的电商平台,开展业务培训,组织125位经纪人全力拓展电商渠道。2017年,合作社销售苹果7000万斤,其中20%是通过网络完成销售的,家乡苹果插上了网络的翅膀。

    红红的苹果圆了家乡父老乡亲的小康梦,王万保所在的卓逸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2017年,王万保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追梦路上永远没有终点。我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带领果农增收致富,实现我们的小康梦”。

(作者单位:山西省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