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8年10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潜山


扶贫下的坛畈村新貌。
利用总社扶贫资金在当地建成了村级165千瓦光伏电站一座。
总社在当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茶叶生产基地,开展产业扶贫。

    自2002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对口帮扶安徽省潜山市以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优势,聚焦精准、突出特色、创新形式、注重实效,积极开展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教育扶贫和企业对口帮扶,为该市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活力,取得显著帮扶成效。

    扶贫成效

    构建“20分钟就业圈”。全市建设就业扶贫驿站20个,认定就业扶贫基地60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324家,驿站与是内各类基地串珠成链打造“20分钟就业圈”,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业。

    打造“旅游扶贫名片”。全市成功探索“公司+村委”“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放大旅游扶贫效应,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市19家旅游企业与乡村联姻,带动发展贫困村33个,带动2211户贫困户增收。

    开展电商扶贫。连续两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物流配套、乡村网点“三个全覆盖”。

    光伏受益“长”。2015年至2017年,潜山市累计建成6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62座、3千瓦户用光伏电站6036个,目前累计发电2659万度,产生收益2606万元。

    发展生态保护。今年新增生态护林员320名,拨付2018年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443万元,生态保护扶贫惠及全市60个贫困村、6295户贫困户。


接好精准扶贫“接力棒”

——访总社派驻安徽省潜山市官庄镇坛畈村第一书记陆刚

□  本报记者  叶梓

    对于今年8月才进入到安徽省潜山市官庄镇坛畈村的第一书记陆刚来说,在扶贫方面是一名十足的新兵。进入坛畈村,每天陆刚的手机总是“嘀嘀嘀”的响个不停,都是来自于他手机微信和QQ中的“扶贫工作群”的信息。

    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工作已有9年的陆刚,到坛畈村做驻村扶贫第一书记是自己主动报名的。“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深入基层一线与农民兄弟朝夕相处,才能更好地完成为农服务的工作。”说起来坛畈村扶贫的初衷,陆刚说,作为一个供销合作社人,能够更多地贴近“三农”、了解“三农”、熟悉“三农”,深入基层掌握真实情况,锻炼为农服务基本功,直接感受新时代下基层发展的点滴变化,对做好本职工作也是有所助益的。

    从潜山市区一路向北,途径68公里的路程,大部分是山路,大概两个小时才能抵达坛畈村。坛畈村所属的官庄镇位于国家级贫困县潜山市的北大门,属于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大别山区。坛畈村坐落在安徽省金紫山森林公园腹地,区域内山路蜿蜒盘旋,坡陡沟深,交通出行不便;村庄四面环山,山势险峻,呈“六山一水三分地”的特点,村民人均耕地较少,四年前坛畈村的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说起坛畈村的扶贫难度,陆刚直言:“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为了尽快能够进入工作、了解村里的情况,陆刚专门向他的“上一任”总社派驻到坛畈村的第一书记杨凤彬虚心请教。为了全面了解当地的扶贫进度和难度,陆刚的QQ和微信中加入了7—8个工作群。说起工作群的重要性,陆刚表示:“除了了解扶贫情况,我们还要定时在工作群中汇报扶贫进度,只有多了解、多交流,才能查找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潜山是总社的定点帮扶地区,各级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自2016年,总社就向坛畈村选派了机关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抓党建、促扶贫、谋发展,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了解,两年来累计脱贫44户169人,坛畈村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9%下降到11%。

    为了使贫困户脱贫,当地政府开展了石材加工产业,让小部分的村民能够实现在本村就业,而不是外出打工。“2017年以前,村里最大的产业支撑是石材行业,原有石材加工厂22家,为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大部分石材企业现已关停,目前仅剩6家,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转型。”陆刚告诉记者。

    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几任总社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当地开展起了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项目,茶产业便是其一。坛畈村,四面环山,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都比较适宜种茶树,当地的农民有着较为丰富的种茶经验。为此,村集体与潜山市供销合作社合作,建立起坛畈茶叶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95亩,对当地的农民进行茶叶种植技术指导以及解决茶叶销售问题。该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还带动了周边水口、友谊、东榜、同心、周榜、高店6个村民组的44户贫困户发展茶叶种植。为了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还建了供销e家电子商务村级综合服务站,以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为依托,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引导村里多个贫困户通过开网店,销售本地毛香粑、豆皮等农副产品。

    产业扶贫、电商扶贫为坛畈村村民收入注入了新的增长点,有了“造血”功能村民们不再只是依靠政府资金救济,还开始了自己创收。 为了给当地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出行条件,截至目前,驻村第一书记们带领村“两委”完成村级道路硬化工程2.4公里,改造村级为农服务中心150平米,整修水塘4口、河道1500米,完成路灯安装46盏,完善了村内主街的绿化卫生工作,逐步改善村内人居环境。另外,两年来,在驻村第一书记们的对接下,总社供销集团财务公司和中棉公司还捐资25万元,在当地建成了村级165千瓦光伏电站一座,年帮助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6万元。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至今,惠及贫困户35户,累计增加收入4万元。同时,总社两家公司同安徽省青金会联合开展贫困小学生送温暖活动,为全镇303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送上价值25万余元的崭新过冬棉衣、棉被和书籍。

    为了更快地开展扶贫工作,陆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总社汇报近期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他的扶贫思路。作为一名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城里人”,如何尽快和村民打成一片,是陆刚进村后的第一关,虽然对村民情况不了解,听懂老乡口音很吃力,但识别真正的贫苦户从而实施精准扶贫等工作却都刻不容缓。他信心满满:“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就目前的我而言,了解当地的情况,和村民沟通就是重点工作,只有了解问题、弄清了农民想要的,才能找准扶贫的方向。”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