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蚂蚁金服的“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在全国多个省份全面开花,深入乡村为农民朋友办“关键小事”,让新科技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据了解,“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依托蚂蚁金服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优势,为农民群体提供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支持当地“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该项目主要包括生活缴费、农村数字化小额贷款和移动政务服务等,通过支付宝手机客户端服务农户。
河南省内乡县是“普惠金融+智慧县域”落地的第一个县。内乡县农民杨冠军回乡后准备扩大家中的果园生产规模,为此需要一笔资金。他曾多次申请贷款,但由于没有抵押担保被拒绝。在县域普惠金融服务在当地上线后,他通过支付宝在线申请,马上就获得贷款。杨冠军感叹道:“跟北京上海一样,他们3分钟就信我了,给了钱!”
截至目前,“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的落地省份已经达到14个,其中,新近落地的有湖北省巴东县、安徽省全椒县、陕西省武功县、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广西自治区全州县、河北省遵化市、湖南省湘阴县,这7个县成为所在的7个省份打造县域普惠金融的排头兵。
按照多省金融办和蚂蚁金服确定的“试点先行、逐步推开”原则,未来几个月该项目还将在这些省份的其他地区陆续推行,以惠及更多农户。
巴东县智慧县域正式上线以后,中国普惠金融促进会会长、原辽宁省副省长、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携中国普促会、中国建设银行等部门人员专程赴巴东调研工作,对蚂蚁金服选择在巴东这样的国家贫困县和山区县域开展普惠金融给予高度评价。
刘克崮说:“蚂蚁金服主动选择进入巴东,向农村地区人口提供20万元以下的贷款,是历史性的创作,对于方便农村地区客户小额融资,获得便捷的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对所有项目的参与方表示敬意,你们是真正关注弱势群体的典范。”
传统模式下的普惠金融仍面临着地域发展不均衡、服务覆盖面不足、商业可持续难实现等诸多难题。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可为县域农户提供无抵押、免担保、全天候的信用贷款服务。实现3分钟申请,1秒钟审核放款,0人工干预,人均贷款额度1000至20万元不等,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助力解决县域经济面临的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此外,蚂蚁金服为县域政府在支付宝“城市服务”频道开立本地普惠金融+智慧县域平台,免费提供标准化的便民生活&智慧政务服务接口,与政府一起推广运营,让县域百姓和城市居民一样能享受到便利的互联网+公共服务。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而打造县域普惠金融就是助力产业振兴、润物细无声的“关键小事”,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红利。
服务案例
便利:“手机点一点,解决大难题”
“真是手机点一点,就能解决大难题!”看到手机提示蚂蚁金服发放的21万元贷款已到账,周道菊感慨地说道。
周道菊是安徽宿州市泗县瓦房乡吴宅村人,也是安徽强英鸭业集团有限公司肉鸭养殖项目的合作养殖户,养殖项目年产量可达二三十万元。
回忆起近两年发展养殖的过程,周道菊内心感慨万千:由于缺乏扩建鸭棚和修缮周围路面的资金,她几次到银行申请贷款。可尴尬的是,自己文化程度不高,面对复杂的贷款手续和繁琐的申请资料,她只能回回找亲戚朋友们帮忙。
“蚂蚁金服真是帮我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周道菊话题一转,“只需要在手机上进行简单操作,随时随地都能贷款了!”
实惠:“随借随还利息低,节约成本不浪费”
“蚂蚁金服给我的额度没有银行高,但是能够随借随还,而且利息很低,不会造成资金浪费,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对于蚂蚁金服的信贷支持,徐峰评价说道。
徐峰是一个80后,家住江苏徐州的一个农村,近年来一直与大型农牧食品集团——益客集团合作,发展鸭子养殖事业,鸭子总存栏量超过15万只。
随着鸭子养殖事业发展越来越好,鸭苗和饲料的采购量日渐增大,采购资金却成了徐峰的一大压力。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峰通过朋友了解到,蚂蚁金服可以为农民提供资金,扶持农户扩大经营。在详细了解了蚂蚁金服的贷款产品,并得知蚂蚁金服的贷款可以随借随还后,他立即提出了贷款申请。
贷款记录显示,在贷款获批后的3个月时间里,徐峰已支用了25次,每次最低1万最高5.4万,总共30万的授信按随借随还使用。到目前为止,实际资金使用已经远超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