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一主两翼”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着力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成效初显。主要采取了以下十大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全系统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工作,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发《实施供销合作社农村电商惠农工程工作方案》(武供社合[2018]12号),对全系统农村电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相关问题,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完善营运体系。武汉农村电商市级运营中心、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和湖北名特优农产品展示中心、武汉农村电商创客之家先后投入营运。加强网点建设,今年新建成社区电商体验店3家、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09家,累计达459家。
三是搭建网销平台。开通京东、供销e家中国特产武汉馆、微店等电商平台,借力农村商业银行、侨亚养老等专业电商平台,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目前上线商品数量逾300种,平台浏览量逾5万人次。
四是集聚优品资源。优化供应渠道,网络百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全国、省市建立农特产品直供(直采)基地,与中粮集团、天喔等国内优质供应商结为合作伙伴,目前已集聚名特优农产品品种数量逾1300多个。
五是拓展“四进”渠道。着力发展生鲜食材食堂配送和福利团购订配两大版块,大力开展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的“四进”工程,目前已实现农产品配送及福利团购单位27家,实现团购订单500余万元。
六是培育电商人才。携手华中师范大学共建武汉农村电商培训与实训基地,积极承担全市农村电商专业型、引导型、普及型培训任务,先后举办两期培训班,培训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电商站点经营业主等150余人。
七是抓好宣传造势。开设长江日报农产品“码上购”专栏、联合举办“供销精品·武汉之旅”农产品进社区活动。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多次就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村电商的作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八是促进联合合作。系统外,与武汉邮政公司、市农商行、华师大、长江日报等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系统内,与全国总社供销e家、黄陂供销卖货郎、武汉夏金农、汉南供销乐村淘等农村电商企业联合,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九是助推精准扶贫。实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惠农工程,依托网销平台实施电商扶贫、产业扶贫。网销新洲区凤凰镇毛家冲村特产古法红糖近2000盒,解决滞销难题;莲蓬、小香薯、蔡甸豆丝、黄陂土鸡蛋、江夏法泗大米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上线销售。
十是彰显党建引领。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党建引领 村社共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武组通[2018]47号),在三农服务中心开办村级电商服务站,提供农产品代购代销、购买生产生活资料等“线上+线下”服务,畅通“买的进来、卖的出去”渠道。
下一步,武汉市供销合作社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在新城区着力推进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全市贫困街乡镇及贫困村全覆盖;在中心城区,继续推进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四进”工程,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同时,加快推进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共同推动全市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