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口工作几十年,对‘三农’感情很深,也很了解基层的需要……”谈起为农服务,浙江省苍南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徐守光的言语中充满着自信。
2010年加入供销合作社后,他用多年为农服务的经验带领供销合作社走出困境,用发展的眼光谋划未来、用创新的手段带领供销合作社走向高峰。
直面问题 排解历史疑难
改制,一直是各级供销合作社多年来的痛。历史遗留问题是供销合作社发展中的一个“坎”,对于苍南县供销合作社来说也不例外。未改制企业职工长期欠缴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已改制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以及信访等,成了初到苍南县供销合作社上任的徐守光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企业改制有遗留问题很正常,有太多的企业碰到问题就躲,不想办法解决,拖得越久反而越难解决。只有职工问题解决好了,工作才能开展好。”徐守光告诉记者,为切实保障职工利益,他要求供销合作社敞开大门,了解职工诉求,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真正将职工的需求放在首位。
2011年,徐守光通过向苍南县政府提交报告,与社保、财政等部门协商,并召开基层社职工意见征求会,采取“政策扶持一点、财政调剂一点、县社补助一点、企业自筹一点、个人负担一点”的“五个一”方式,妥善解决了未改制企业职工多年来欠缴社保4000余万元的“两费”问题和750余名退休职工医保问题。2013年,他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指导解决了县社与基层社两级共11家已改制企业的821名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同年,他又积极跟苍南县政府对接,由苍南县政府出台会议纪要,采取“土地先回收再拍卖”的方式,妥善解决了县毯业公司长达20余年的信访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的妥善解决,让广大供销合作社职工利益得到了保障,也让苍南县社从此卸下了重担,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近五年来,全县系统实现销售总额7.84亿元,平均年增长率40%以上;所有者权益13998万元,年平均增长20%。
轻装上阵 创新服务谋发展
解决了职工问题,苍南县社轻装上阵。如何重回为农服务主阵地,推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成为了最主要的工作。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合作社已不再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唯一选择,但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三农’。”为推动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徐守光积极开拓创新,在夯实基层组织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使苍南县社重回为农服务主阵地。
针对每个基层社的优势,徐守光提出开拓基层供销经营新领域理念,指导金乡供销合作社与苍南县三农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共同引进在外温商、大型超市,成立浙江京之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052亩创办蔬菜种植基地,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有机蔬菜、水果。同时,吸纳一家一户的种植户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实行品种自主种植、销售统一管理、资金合并回笼的发展模式;桥墩供销合作社联合多家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兴桥合作社联合社,创办农产品展销展示中心,并在杭州、温州、苍南等地设立直销经营部,被县旅游局和旅游协会确定为旅游休闲购物点;马站供销合作社以“三位一体”经营服务综合体为平台,积极主动为片区内专业合作社、农户提供品牌规划、技术服务、账务代理等全方位的服务。
在徐守光的带领下,苍南县社始终把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作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核心,把保障现代农业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2015年,我们在全国首创了苍南县供销合作社放心产品下乡服务队,在全县各乡镇开展循环展示展销下乡服务活动,为全县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据徐守光介绍,苍南县社连续多年开展各类春耕备耕暨“送农资下乡”服务活动,免费赠送农户化肥、农药、生产器具,并组织农业专家现场解答农户生产种植中的技术难题。连续3年共组织全县100余家农业生产加工企业3000余种放心产品在全县各乡镇开展循环展销活动,为全县100余万名群众提供了质优价廉的产品,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为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苍南县社还组织了多层次的农业技术培训。“我们成立了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连续多年举办西红柿、葡萄、茶艺等多种职业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近万人次。”徐守光介绍,2016年苍南县社还组织人员赴杭州开展电子商务技术培训,为农户搭建线上线下同步营销奠定了技术基础。
为解决农户生产中的资金短缺,2014年,由苍南县三农农资公司、县农信融资担保公司和中国银行三方合作,在全国首创专属农民的免息低手续费的信用卡——福农卡。“该信用卡是一种向特定农户发行的限额信用卡,由农信担保公司根据三农农资公司汇总的农户申请总额向银行提供担保并支付担保金,再由银行向农户提供专门用于购买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时的信用卡。”徐守光表示,“福农卡”的推出让农户进入了电子消费时代,不仅解决了农民生产期间资金短缺、购买农资难的问题,提高了苍南县三农农资连锁公司和农信融资担保公司的业务量,同时也扩大了银行的资金业务量,增加其利息收入以及资金的流转,实现了农户、企业(担保公司)、银行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在徐守光的带领下,如今的苍南县社用优质的服务逐步在农村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正在成为农民的“贴心人”。“虽然已经快到事业奋斗的尾期,但还是希望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尽自己所能,干好这一份为农事业。服务‘三农’,我无怨无悔!”徐守光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