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到来了。由于几位同事的孩子今年也将参加高考,大家工作之余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高考。
说起高考,再一次触动我的神经,不由得让我想起32年前的场景,父亲送我参加高考的场景清晰再现。那时的高考都定在每年7月的6、7、8这3天,天气炎热程度用酷暑难当一点也不为过。高考对于当时的考生来说要经受双重的考验:既要耐得住炎热,又要抗得住考试的心理压力。高考前几天,母亲为图吉利,特地提前为我裹了粽子,让父亲小心翼翼地放到一只小提包里,然后骑车送到30多里外的一个乡镇我读高中的学校。粽叶的清香散发着诱人的味道,我明白,这粽子里有着父母亲深深的期盼!不知在他们心里默默地祝福我“粽子——中了”,念叨过多少遍了。
我们那时的高考是在县城的一所中学,而我父亲从老家为我送考竟然一个人独自骑着自行车赶了30多公里的路。第一场考试结束后,我走出考场,看到许多家长涌在考点大门口的警戒线外张望着,我突然发现我的父亲也站在人群中,惦着脚尖,伸长脖子,高高地向我挥着手。他一脸的微笑,等我走到他跟前,倒没有问我考试考得如何,而是笑眯眯地说:“饿了,先吃个粽子。”我主动说,有的题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父亲微微一笑:“谁能保证自己全做对,要是难大家都觉得难。走,先赶快和同学们一起吃饭去,先吃饱肚子好有劲考下一场。”经父亲这么一说,我的顾虑顿时一扫而光。我们当时是集体伙食,父亲见我和同学们去食堂后,就一个人带了母亲做的几个烧饼咬了起来,还不时掏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一只水壶喝起白开水来。这一切,都被我看见了,顿时,心里酸溜溜的。
高考第一天考试刚结束,我走出考场,四处张望着寻找父亲,只见他手里拿着开始融化的冰棍不停地左右张望。那一刻,我泪水夺眶而出,大步跑向父亲,父亲连忙给我递上一根冰棍,笑呵呵地说:“快吃、快吃,都快融化了,抓紧时间到宿舍好好休息一下,再准备明天的考试。”为了省钱,父亲等我吃过晚饭回宿舍后,一个人又骑车回家了。
后来,高考结束后,母亲对我说,父亲为了送考,三天来回骑车200多公里的路,早上四点多钟就起床了,大腿内侧的皮都被自行车座垫磨破了,鲜血映红了父亲的裤子,10多天过后才见好转。父亲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可想而知,而那一年高考我名落孙山,父亲不仅没有责怪我,还再一次嘱托我参加复习,准备来年再考。后来歪打正着的是,在我参加高考复习的时候,也顺便报名参加了农村信用社招工考试,从此,走进了农村金融系统的大门。
后来谈及高考,我曾问父亲当年他在考场外的心情。他笑了笑,回答得非常简单:“紧张、担心,希望你都会,蒙的都能对!”
现如今,我的父亲离开我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仔细回想起来,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父亲为我付出多少?真是无以报答。父亲对我的付出是无私的,从不图回报。他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爱的阳光留给儿女。把焦虑和担忧深深地埋藏在自己心底,传递给儿女的自始至终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他坚毅的目光永远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在人生的长途中,每当我遇到困难或坎坷,想起父亲的目光仿佛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让我越过每一个沟壑,激励我自信自强、奋然前行。
父亲,
我亲爱的父亲!
我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