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商银行信贷队伍存在的问题包括: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工作压力重,贷款管理难度大;信贷后备力量建设滞后。面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信贷队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完善队伍培训机制。一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对风险控制、营销技巧、营销方法、服务技能、金融经济知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夯实信贷人员的理论知识基础。二是借助外力培训。委托专业培训公司将外部先进的、成功的经验和理念带入,促使人员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提高。三是加强内部培训。要加强内训师队伍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外训的不足。
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按照“谁有贡献谁拿钱”的绩效考核思路,让收入与贡献对等,与承担的风险对等,以贡献度指标考核为主线,计算出信贷人员分管客户群中全部客户在机构办理资产、负债、中间及表外业务中创造的利润总额,以利润总额为基础,按一定比例提取绩效工资。二是实行贷款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动态考核积分卡,每月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监测,同时根据从业年限对优质信贷人员设置偏离度,从业年限越高相应的偏离度越高。三是推行星级客户经理制度,根据积分对信贷人员进行等级评定,每月积分,每季度调整,对等级评定高的信贷人员上调相应的基础工资,激发信贷人员工作激情。
拓宽信贷服务渠道。依托“科技引领发展”的工作思路,探索实现移动办贷,让信贷人员成为集产品咨询和推介、业务办理为一体的宣传载体,成为一个可以“流动的银行”,让信贷人员真正向客户经理转变,实现业务产品的交叉和平行运行。为年龄较大的客户经理配备计算机运用熟练的青年员工助手,让真正有资源优势的信贷人员走出网点营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在综合分析信贷人员素质结构、人才需求缺口、未来发展需要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本行的人才引进规划方案。一是要持续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聘等主渠道,不断加大财经、法律、计算机等各类人才的阶梯式引进力度。二是重视人才引进,要针对当前农商银行专业高端人才普遍缺少的现状,尝试通过专门的招聘渠道加以对口引进。三是建立系统间交流机制,选择优质信贷人员分批前往经营效益好的先进行社挂职锻炼,推进信贷人员异地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