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6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点 更出色
——“互联网+”时代农商银行的发展困境和出路
□ 安徽青阳农商银行 甘静雅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其特点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其产生在为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便捷带来积极体验的同时,也为诸多传统行业、领域带来不小的压力。在互联网日益取消国家、种族、城乡等距离与隔阂的当下,农商银行要敢于自我挑战,顺应“互联网+”的时代大潮,用“+”一点思维,寻求自身的发展机遇与出路。

    困境与压力

    用户群体的缩小、市场的失势是农商银行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的第一个压力。席卷而来的互联网浪潮,以便捷、快速、高效等体验特点在第一时间将区域范围内尽可能的用户群稳稳占据,包括农商银行在内的传统银行都空前遭遇市场地位的巨幅下降。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不断向各个领域延伸自己的触角,超越青年人群体蔓延到全社会人群,超越高精尖行业涉及到日常行业;另一方面由于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支付平台操作简单,且成本也越来越低,足不出户,无需任何交通费用,便可办理转账、付款等简单业务,完成日常消费,这些功能进一步吸引住大众眼球。

    “互联网+”运行下高效、便捷的用户体验是农商银行面临的第二个压力。“互联网+”在银行领域的开展,凭借便捷的渠道和对数据的挖掘利用,很快实现了“前台批量获取客户量,后台集中力量作业”,使得运营成本大大降低,运营效率却得到大大提高。同时,在客户体验方面,农商银行主要依靠的“一对一”服务,往往由于技术、观念、情绪、情境等影响,未必总能给予客户最佳体验。相比之下,“互联网+”服务模式的优势再度表现出来。

    互联网进一步改变了传统银行业的盈利和生存模式是农商银行当前面临的最关键的压力。在以往的银行业发展竞争中,增加一个网点,意味着市场占有量的一定优势。但在互联网发挥作用的当下,其对银行业的影响是无形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铺设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始涉足线下收单、现金充值、银行卡、代理首付等业务,这些企业凭借低交易成本、边界的客户体验等竞争优势,很快抢占了农商银行的主要业务。

    机遇与出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压力、挑战往往带来机遇。只要勇于面对,敢于自我革新、发展,总能在逆境中寻找出一条光明的生存之道。

    新的客户需求是“互联网+”为传统银行业带来的福音。“互联网+”模式通过运用互联网对资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塑造出全新的发展模式,为传统行业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开辟了新的市场。

    在城镇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当下,“农家乐”之风长盛不衰。农商银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客户领域,还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寻找新的客户群体。将新兴的“农家乐”作为重要客户对象,不仅在于其资本份额这一要素,还在于一些“农家乐”采取了生产、消费相结合的模式,比如生产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商银行可以相应匹配专人,在应对“农家乐”这条发展线索上,提供更多更实际更有效的服务。在扩大原有客户占有量的同时,也拓宽自身的发展领域。

    新的思维方式是“互联网+”为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启示。在产品研发方面,大数据可以为农商银行发现潜在客户和确定客户潜在需求上提供准确有效的指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根据客户个性需求,为其制作特色方案,有利于在源头上抓住客户,稳固客户。在业务改造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重整管理模式、经营理念。有效解决决策流程长、运行成本高、需求响应弱等劣势,更新内在结构,从而加速农商银行流程银行建设和落地步伐。在风险防控方面,“互联网+”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数据支撑。利用互联网技术,突破了地域、行业的隔阂,实现信息融合,为农商银行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新的服务理念是“互联网+”为农商银行带来的新的思考。在互联网浪潮下,尽管很多线上支付业务为吸引客户的眼球,但我们要清晰意识到,在银行业发展中,仍有诸多业务范畴是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在“互联网+”下,农商银行如何寻找自身进步的新途径,首先针对人情化服务的第一特质,我们要学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不仅是此时此刻的办理业务,而是将业务开展的实际要旨传递给客户;在保持机器服务的高效之外,人工服务要给客户带来温馨、亲切的人性化体验,这对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相较机器智能服务,人工服务,也就是最广大的农商银行第一线工作人员,在完成日常业务的过程中,还要多思多想,根据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收获为农商银行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策略;“互联网+”在为客户带来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也因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内在危机。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处理业务的同时,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风格,不可大意粗心,使人工服务成为确保信息化技术安全的“最后一条防线”。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史观告诉我们,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是明智之举。在互联网浪潮盛行的当下,正视农商银行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处境,认真思考,努力创新,深入“互联网+”运行模式的内部,沿用“+”一点的思维,在面对发展困境时,“+”一点勇气;在面对发展瓶颈时,“+”一点创新;在面对全新的发展环境时,“+”一点实际;在面对客户群体时,“+”一点人情味;在面对技术化运行时,“+”一点严谨。我们相信,农商银行灿烂而远大的明天,正在你我不畏艰难的“+”一点思维中开拓出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