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被评为了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劳模,但与其他的劳模相比,我还是个‘新兵’。”今年刚满37岁的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供销合作社主任雷应国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新兵”却是当地现代合作农业的领跑者。他还拥有着“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江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了党的十九大代表。
1998年,从当地的供销合作社职工学校毕业后,雷应国被分配到了秀市镇供销合作社经销部工作。不久,因供销合作社改制,雷应国“下岗”了。“下岗”后的雷应国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留在家里务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农村看到,那里的农田实行田园化管理、机械化耕种,场面颇为震撼。这样的场景,让他受到了启发。2006年,雷应国租赁了210亩水田,走上了规模化种植水稻的道路。在技术上,他请省农科院、市农业局的专家,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引进新品种、机械化作业、工厂化育秧、专业化防治等措施,大力提高粮食产量。
科学种植让雷应国尝到了甜头。2009年,雷应国组织周边乡镇的61户种粮大户,成立了丰城市最大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丰城市秀市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合作社投入50余万元添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旋耕机、喷药机、催芽器、播种流水线等多种类农业机械48台(套),新建58个育秧大棚,实现机耕、机插、机防、机割、机烘全程机械化。此外,合作社实行粮食及农药化肥统购统销、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等,带领村民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近几年来,佳和专业合作社带领帮扶当地620余名农户走上了科学种植道路。合作社还提供了4050个就业岗位,为120余户农户年人均增收近3000元。2012年,雷应国还购置了数十万元的真空包装机,注册了江西粒粒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生态保健米、麒麟米等产品,实现了培、植、储、产、销等一条龙服务,实现了水稻种植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雷应国组织成立了丰城市唯一一个系统性专业化机防服务队,被评为省“十佳专业防治组织”。
荣誉对雷应国来说是他继续前进的动力。“我很感谢农户们对我的信任,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作为供销合作社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能够继续投身供销合作事业,让供销合作社再‘火’起来成为了我的目标。”雷应国说。2015年,丰城市秀市镇供销合作社公开招聘,雷应国报名了。凭借出色的能力,雷应国成为了秀市镇供销合作社的主任。
“基层社的工作不好做,刚应聘那会儿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供销合作社到底是做什么的。想要恢复基层社的功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雷应国表示,为了恢复基层社的造血功能,他发动自己的关系与秀市镇部分商户联合开设了一批“供销”字号的农资、日用品经营网点,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放心的农资、日用消费品。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恢复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力。为了引导水稻种植户进行规模化、标准化水稻种植,雷应国联合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组建了秀市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形成强强联合、抱团发展之势。2016年,秀市供销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786万元,实现利润48.8万元。
作为“种粮大户”,雷应国在生产服务上有十足的经验,他深知用肥问题是农户生产种植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雷应国大胆创新,对种粮农户采取农资赊销的方式,全面供应农资,待粮食收购时再进行抵扣。这样既缓解了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的资金压力,又占领了农资市场,可谓一举两得。在他的带领下,基层社积极与中储粮公司合作,每年就地收购储粮1.5万吨,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此外,他还与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的天润粮油集团对接。2016年基层社与广东天润签署了种植5000亩无公害绿色生态富硒大米的协议,打开了广东市场,并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以“互联网+供销合作社”的形式,把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改革,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了供销合作社,这也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作为基层社主任,我必须要多与种粮大户、农业新型主体合作,做好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以点带面,让供销合作事业更好地发展。”雷应国表示,目前,秀市镇供销合作社正在积极配合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的“三位一体”改革工作,将打造一个集实体店、培训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相信建成之后,秀市镇供销合作社将会在服务“三农”上有新的突破,会让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联结更紧密,会让供销合作社的“金字招牌”更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