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5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红土地上的脱贫攻坚战
——江西横峰农商银行开展精准脱贫纪实
□ 本报记者 胡宏开 通讯员 张小明 吴丽英

    丘陵绵延、林深谷幽、路隘苔滑,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冲的江西横峰曾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也一度是国家级贫困县。就在前不久,江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横峰县退出贫困县进行公示,为革命战争年代做出巨大贡献与牺牲的老区人民正向小康大道阔步迈进。

    近期,本报记者走进横峰这片洒遍革命先烈热血的红土地,探寻在这场伟大的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农商银行所赋予的金融力量。

    江西横峰农商银行董事长李德根告诉记者,如今的横峰已是“旧貌换新颜”,该县把脱贫攻坚与秀美乡村建设、全域旅游结合起来,沿线推进、连片打造,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创新精准脱贫活动中,横峰农商银行主动跟进,把金融服务重心放在“三农”上,并针对“创业型”“就业型”“受益型”这三种提高贫困户的增收模式,做到信贷投放全覆盖。

    截至2018年3月末,横峰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4082万元,惠及贫困户1311户。2017年,横峰农商银行被横峰县委县政府授予“横峰县脱贫攻坚‘四大战役’先进行业部门”荣誉称号;该行推行的“光伏贷”助力精准脱贫也被江西省联社作为全省农商银行优秀案例宣传推广。

    点“绿”成金:

    产业扶贫拔“穷根”

    何家村上岭头组,港边乡的一个偏僻小山村。

    路好,车比预计到得早。然而一年前,并没有如此通畅的水泥路。江西省银监局驻何家村扶贫干部、第一书记蔡巍,向记者讲述了他第一次进驻上岭头组的情景:翻越陡峭山路,耗了近1个小时,才进到村里。

    如今的上岭头组,路面整洁,交通便利,曾经的“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已告别昨天,水泥路延伸到每家每户的门口。一排排崭新楼房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丛林中。

    听说记者过来采访,正在蔬菜大棚里劳作的包光明赶忙走了出来。他告诉记者,过去只是依靠家里几分田勉强维持生计,由于肢体残疾,加上小孩多,生活一度窘迫。

    2014年,经村民民主评议,包光明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上岭头组有56户人家,像包光明这样的贫困户有7户。

    如何让这些贫困户定期脱贫?产业扶贫是“药方”,变“输血”为“造血”。

    在横峰农商银行提供的14万元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支持下,包光明承包了30多亩土地,办起了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棚蔬菜,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村里的贫困户以土地、劳动力或资金入股,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按入股资金比例进行分红,包光明经营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吸纳了5户贫困户。

    “你看这些空心菜,每斤可以卖到5元,还供不应求。”包光明顺手从大棚里扯出几根空心菜向记者展示道,“明天一早,我得把200多斤空心菜运到县城,可以卖上千元。”

    “我们现在是一年四季都有时令蔬菜上市,加上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销售更便捷了,预计今年收入能到10万元。”包光明动情地说,“这要感谢党的精准脱贫好政策,感谢帮扶干部,感谢农商银行的信贷扶持,让我改变了贫困面貌,生活越来越红火。”

    如今,包光明和合作社的4户贫困户已实现了脱贫,走上致富之路。

    借“光”脱贫:

    照亮百姓新“钱途”

    4月10日。

    葛源镇,枫林村枫树坞组,张福堂家。

    新建的两层洋房屋顶,20块光伏发电板迎接着每一天的阳光。

    “光伏发电一年收入超过5000元没问题。”张福堂高兴地告诉给记者,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月31日,我家的光伏电表数是2511度;4月9日电表数是2756度,光伏发电输入给当地供电公司0.6元/度,政府补贴0.38元/度,这段时间,光照充足,10天的时间就收益了200多元。”

    张福堂夫妻二人因多种疾病缠身,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

    2017年7月,横峰县在全县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扶贫工程,横峰农商银行积极参与到光伏扶贫项目中,与葛源镇政府一起入户摸底调查,向张福堂发放光伏发电扶贫贷款34450元。

    记者了解到,安装光伏发电板老百姓不用垫一分钱,由横峰农商银行提供先期贷款,期限为15年,执行基准利率,且政府补贴前4年贷款利息。

    借“光”脱贫,让幸福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贫困家庭,张福堂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在推动光伏发电扶贫这项民生工程中,横峰农商银行主动承担社会职责,创新推出“扶贫光伏贷”信贷产品。

    好事做好,实事做实。横峰农商银行大力推进银政合作,积极参与县政府召开的光伏扶贫工作专题会,讨论扶贫工作推进细节,与县财政局、扶贫和移民办、供电公司签订四方合作协议。

    为了使贫困户尽早受益,横峰农商银行实行任务分解、挂图作战,要求包干网点按照县扶贫办下发的贫困户名单,组成上户调查小组,认领贫困户调查任务,上门逐户讲解政府光伏扶贫政策,并不断简化办贷手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把“光伏扶贫资金”及时送到每个贫困户家门口。

    李德根告诉记者,“精准脱贫是我们实施普惠金融的主战场,农商银行必须把这个‘好声音’唱好。”

    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横峰农商银行就有效对接光伏扶贫客户1112户,发放光伏扶贫贷款3718万元,成为横峰县金融扶贫的主力军。

    结对帮扶:

    穷在深山有“远亲”

    港边乡,余塘村庙上组。

    76岁的刘冬花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常年住院吃药。刘冬花激动地告诉记者:“帮扶干部李德根书记真好!每周都会来看望我,每次过来,都给我带来很多生活用品和礼物。”

    “特别是去年,我住院,李德根书记到医院来过四次,每次都个人拿钱给我,比亲儿子还亲!”刘冬花越说越动情。

    刘冬花是庙上组贫困户吴仕松的母亲,今年47岁的吴仕松至今仍单身,他是横峰农商银行董事长李德根的帮扶对象。在余塘村像贫困户吴仕松这样的帮扶对象,李德根共对接帮扶了4户。

    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横峰农商银行班子成员和机关科室负责人都有对接帮扶对象。目前,该行的班子成员和机关科室负责人共15名,帮扶了4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

    除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横峰农商银行还通过开展“受益型”帮扶,让每一个贫困户都能享受到金融扶贫的阳光雨露。

    2017年年底,横峰农商银行向余塘村出资10万元用于村集体发展养鸡产业,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分给贫困户。

    在孔岭村的后山坡上,记者看到散养的几千只农家土鸡遍布在山间的草丛中。

    毛伟杰,原港边支行行长,被横峰农商银行选派到余塘村作为驻村扶贫专干。他告诉记者,这些散养的土鸡,由于吃虫草,生态喂养,很受市场青睐,每斤可卖上70元,土鸡蛋每个可以卖到1.5元,目前,已产生近3万元收益,这些收益全部分给余塘村贫困户,每户至少有300元收益。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有着优良革命传统与红色基因的江西横峰已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走在村间的水泥路上,到处是欢声笑语;远处,落日余晖洒在粉墙黛瓦上,与升起的缕缕炊烟构成了一幅美丽恬静的田园山水画。

    而这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来自哪里?就在记者思索时,路旁农户家的一幅红色对联映入眼帘:“千方百计引导精准扶贫路 万众一心打好脱贫攻坚战”,横批“不忘党恩”。

    这,正是记者要找的答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