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易纲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将执掌的是“将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的中央银行:在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央行将重新统领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并履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此前,负责统筹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已将办公室设在了央行。此外,农信社省联社改革工作正由央行牵头推进,有关改革方案正在逐步完善。
在正式接棒前,易纲已经负责央行各项工作,主管货币政策、国际业务。在此之前,易纲以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的身份配合周小川,几乎参与了过去十余年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事件: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到推进并收官利率市场化,再到力促人民币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
相关链接
易纲谈农村金融:“不要把小的 县级农信社归并成大银行”
易纲曾指出,“中国的金融组织体系基础比较好,每个县基本上都有农村信用社,我们现在做的事就是让农村信用社县一级的法人地位保持稳定,不要把小的县级农信社归并成大的银行,导致重心向上,所以我们坚持县一级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法人的稳定地位,专门为当地农户、贫困人口服务,这样他的资金就不会被抽走。”
2017年8月30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在回答“如何以金融精准扶贫为突破口,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体制机制问题?”时,时任人民银行副行长的易纲发表了上述观点。
易纲表示,“我们也在推动大银行,比如说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建立相应的精准扶贫的机制。最近我们指导国开行和农发行设立了金融扶贫事业部,在农行早就实行了‘三农’金融事业部,现在是如何把农行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推广到全国,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金融组织。”
(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