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8年3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福建省长汀县:“绿之梦”的产业融合之路
□ 本报记者 计 慧

    河田鸡美食特色小镇入选福建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消息传来时,乐坏了易小贞。易小贞是长汀县河田镇贞美红叶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绿之梦”家庭农场农场主,还是长汀县供销合作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她想借此契机,依托当地的红叶杨、百香果及河田鸡等优势种养产业,发展三产深度融合,让农业提质增效,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脱贫致富。

    2011年,易小贞成立贞美红叶杨专业合作社,后又集中连片流转土地200多亩,集中栽植百香果和林下养殖河田鸡,踏上了休闲农业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 “绿之梦”家庭农场。易小贞请来专业人员对农场进行了详细规划,按照区域特点设计“一部两厅三园六区”,打造出游人向往的农场体验农耕文化乐园,从而盘活了土地资源,使之产生全新的价值。

    2014年,“绿之梦”家庭农场获得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培育基地等称号。同年,易小贞与长汀县供销合作社联手,创办了长汀县第一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使农场成为以电商为龙头、辐射多个产业、集“电子商务+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以及水土保持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综合性家庭农场,为全县18个乡镇的优质农产品宣传发布、帮销、代销提供平台。

    “我们家庭农场主要通过电商辐射11个子项目,包括土地入股、劳动就业、提供种苗、技术培训等。通过回收贫困户的农产品让他们增产增收,并且尽量做到脱贫不返贫。”易小贞说。

    如今,不仅“绿之梦”农场帮扶的12户贫困户全部走上增收脱贫路,绿之梦森林产品电商服务河田农村电商平台还带动了60多户合作社、农场、农业企业的农产品销售;依托农场建设农业实训基地,为种植户和青年开展创业技术培训达500人次,培养出20多名青年妇女创业能手,辐射周边乡村100多户家庭从事家庭农场工作。

    “绿之梦”是长汀县乡村振兴的优秀代表,但绝非全部。长汀县供销合作社主任程汀贤告诉记者,近几年,长汀县社依托福建省供销一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全县18个乡镇建立了18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所有行政村中优选80个村,每村设立一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并在各乡(镇)村建立了一批长汀县名优特农产品O2O直销中心,培育出可持续的农产品支柱产业链条。2017年全县系统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9280万元。

    通过产业融合让乡村得以振兴,是易小贞正在走的路,也是长汀县供销合作社努力发展的方向。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