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8年3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德盛大蒜种植合作社:引领产业精发展 带着农民赚“大钱”


    47岁的朱孔晓,面色黝黑,双手满是冻皴的裂口。脸上深深浅浅的几道皱纹,勾勒出他勤恳耐劳的典型农民形象。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位种植着近4亩大蒜的地道农民,却经营着过百万元规模的蒜薹生意。朱孔晓坦言自己能做“老板”,“要感谢供销社,感谢大蒜合作社互助资金的帮助!”

    朱孔晓的“老板”成长记

    朱孔晓家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朱家郑旺村,是郑旺镇的驻地。一直以来,这里和周边乡镇的农民都有种植蒜薹的传统。自1990年高中毕业后,他也开始种植。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蒜薹滞销,是郑旺供销合作社主任林廷宣跑到当时工业相对发达、居民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的东北三省,打开了市场,才化解了危机。这也让他充分感到市场销售的重要性。

    因此,2007年,当林廷宣牵头郑旺供销合作社兴建蔬菜存储恒温库,领办临沂市河东区德盛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出任理事长时,他第一时间便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不仅为社员提供大蒜、蒜薹和其他农产品代存代销服务,还成立了资金互助部,服务入股社员。存储有条件了,销售有门路了,资金也不缺了,2010年起,朱孔晓试着从资金互助部借钱,做起了蒜薹收购生意。采收时期从农民手上收购,存放到合作社的恒温库中,等到价格合适再销售,赚取差价。

    做销售生意,显然要比单纯种三四亩地更赚钱。特别像2016年,蒜薹收购价格一斤是2元多,卖出去差不多都是5元左右。从合作社包一个库,能存储50万斤货,就能挣100多万元!朱孔晓因为起步较晚,只能联合另外3个人包了一个库,算下来也挣了30多万元。

    当然,做销售风险也高。2016年蒜薹价格一路高涨,农民看到能挣钱,都铆足了劲扩大种植。2017年,蒜薹价格一路下滑。一段时间里,外销批发价格甚至比收购价都低。这时,根据合作社提供的信息分析研判意见,朱孔晓并没有大量出货。中秋节前后,市场售价终于回升到有利可图的水平。2018年元旦后,蔬菜价格普遍快速上涨,每斤蒜薹的价格竟上涨了0.7元左右。趁着春节销售旺季,朱孔晓快速出完了存货,不仅摊平了前期销售亏损,算下来,全年还能挣10万元。

    为产业发展农民致富护航

    “鲜菜储存保鲜本身风险就高,加上市场价格变动又大,银行一般不愿意贷款给经营户。”林廷宣说,但对于合作社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恒温库收储保鲜,合作社有专人盯守,时刻关注库内温湿度变化和蔬菜状况,因此,“存储保险环节的风险实际上是非常非常低的。”合作社日常还有7人专职为社员提供各种服务。特别是市场行情变化大的时候,还经常组织大家在一起召开价格形势分析会,交流信息,共同研讨对策。所以,即便在2017年蒜薹价格暴跌之后,朱孔晓他们也能耐得住性子,找到合适的时机出货。

    为确保资金安全,社员收购蒜薹时,合作社资金互助部最多可以贷给他所存蒜薹货款的70%,另外30%则要他自筹。针对存储户基本上都是农民、财务专业知识匮乏的特点,合作社还免费为他们做账,给他们当出纳。存储户的产品存放在合作社的库中,资金账户又由合作社管理,实际上双方已经形成了一种质押关系。出现市场风险,即便遇到最坏的情况,合作社都能及时收回贷款,确保入社小农户的资金安全。

    经过多年来在蒜薹行业的深耕细作,根据社员所需,德盛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方案,包括种植加工技术推广应用、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寻找新的客户、财务管理和资金支持等。无论是对市场还是对存贷社员,合作社都掌握着充足的动态信息,有能力管控和降低各种风险,做到银行做不到的金融服务。

    2014年末,德盛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部互助资金达到1680万元,向社员分红80余万元,分红率达5%。2015年,合作社又被确定为山东省信用互助试点合作社,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在清退部分互助资金后,与托管银行当地农村商业银行开展资金批发业务合作,以自建的8个恒温保鲜库为抵押,获得1000万元授信,基本保持了原有互助资金的规模。

    在合作社资金互助的帮助下,一批像朱孔晓一样的蒜农,在市场的磨砺中逐渐成为了专业的农产品经纪人,带领大蒜这项当地传统产业开始走品牌化道路。产品的标准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仅以外观为例,为迎合市场需要,从采收到捆绑,逐渐摸索,现在当地蒜薹条捆扎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原来的大袋装都变成了三五十斤一袋的小包装,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郑旺蒜薹的销售也从原来主要集中在东北市场,不断拓展到以北京、内蒙以及河北等华北地区为主,近几年又打开了广州等南方市场。

    林廷宣自豪地说,资金互助让大户得到了发展,而大户的发展也提升了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推动小户增收的重要手段。郑旺全镇7万多人口,种植7000多亩大蒜,仅大蒜一项人均每年就能收获1000元的收入。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