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2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年味醉乡人

李灵民

    我的家乡在太行山浊漳河畔,那里空气湿润,景色宜人。那里是“炎帝故里”,有讲不完的传奇故事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代代传承。祖祖辈辈的先人勤劳、质朴、好客,是一个远近闻名、幸福安康的“孝道村”。父老乡亲对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格外看重,因为它真实地反映着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里人们的精神面貌。

    年年团圆日,岁岁迎新春。上小学二年级时候,年味浓得像冰糖葫芦,一串串红润润的,甜得让人心醉。一进入冬天,我们全班同学就开始掰着手指头高声数着一、二、三……老师很赞赏我们这种学习劲头,却不知我们在翘首盼望着年的到来。从小学到高中这段成长过程,“年”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假期,就是美食,就是无尽的玩耍时光。

    小的时候,一到过年,我们就跟着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到供销合作社购买年货。父亲原来在柏峪乡供销合作社工作过,我那时放学后经常在门市里帮爸爸抹柜台、货架,还帮爸爸卖过货。当时,一位大娘见我做事非常有条理,夸我是父亲的接班人。听到这话,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能到供销合作社工作一直是我的梦想。因此,供销合作社哪节货架摆放的是副食,哪节摆放的是鞭炮……我都了如指掌。于是,每次购买年货,我总能很快就选好自己想要的零食、鞭炮、花新衣,装满了自己带来的小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生活条件很差,父母还是会尽其所能地满足我们的要求。有时,父母不知卖了多久废品才能攒上一点钱,为了给我们改善生活,就会带上我们到饭馆美餐一顿,那时的我们总是感觉很幸福。

    小时候过年除了买年货,还有很多讲究。除夕前几天,父母在睡觉前会早早告诉我们:“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开端,全家只要这一天高兴、顺心,一年都会阖家团圆、开开心心。”因此,大年三十至初一,我们可以通宵达旦地打扑克、玩电脑游戏,即使早上睡懒觉甚至不起床吃饭,也不会被父母责备。但初一早上必须早早起床,洗漱、烧香、放鞭炮。捣蒜吃过热腾腾的饺子后,全家人高高兴兴着装整齐地到辈分比较大的左右邻舍去拜年。我们小孩磕头拜年后会有五角至一元的压岁钱,钱虽然不多,但我们仍然在简单的快乐中品尝到了年的甜蜜味道!

    到了中学,看到父辈们助人为乐,我们的思想也开阔了,社会责任心强了。放了寒假,村里十几个同学自愿组成“学雷锋”小组,到伤残、军烈属家中,到贫困老人、“五保户”家中打扫家及院子,帮他们担水、挂灯笼、贴对联。听到他们的表扬和赞叹声,我们感到心里像吃了蜜糖似的,甜丝丝的。

    考上大学,我走出了浊漳河畔那个小村庄,第一次背上行囊离家远行,到大同市求学。到了寒假,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找到了一份家教工作。白天我教孩子学习识字、写字,晚上我一个人在租的地下室里,只有寂寞和寒气为伴,那时特别想家。除夕的晚上,我拨通了电话:“爸、妈,今年又不能和你们一起过年!你们要保重身体……”话音未落,眼泪已扑簌簌地流下来,模糊了视线。我突然感知到,年的味道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是团圆,是牵挂,是一份深深的眷恋。

    工作后,一年四季都在为事业、为家庭、为梦想奔波忙碌,拼搏似乎永远没有终点。每到过年,事情总是非常多,但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以前过年时的情景,想起和小伙伴们的欢笑,想起购买年货时的满足感,想起与父母久别重逢时的喜悦,想起那个我生活过的小山村。

    年味,是一份乡情。站在高处,看着满是青藤的家,内心深处涌出的是温暖;年味,是一份牵挂,它让身在异乡的游子记得回家的路。

    年虽已过,年味仍可回味!

    (作者单位:山西省黎城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