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2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开启农信社转型新时代

□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晋城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 彭志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面对金融改革新时代,市场竞争新趋势,农信社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守住阵地,如何在转型压力中加快发展?笔者认为,农信社应紧紧抓住十九大金融改革的重要契机,要把 “服务经济实体,加快金融创新、全面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信社长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打好实体经济 “组合拳”

    把信贷市场做大做强

    深耕农区,大力拓展农村市场。要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支持乡村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三产融合、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产权改革,能人兴业,科技升级,基础改善和诚信建设,迅速抢占农村市场,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同时,要将服务乡村振兴金融各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工作动能。

    深耕社区,着力做大零售市场。要在社区增设服务网点,统一制定工作职责、管理制度、运转流程、服务标准,提高工作效率;要推行“网格化”营销,加大宣传力度,找准社区居民需求点,真正实现便民、利民、惠民;要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在社区安装ATM、POS机和自助服务终端,建设当地社区居民的资金结算中心、信贷服务中心和物业交费中心,真正打造金融服务“三通”格局,即机构网点“村村通”、便民服务“区区通”、电子银行“户户通”,弥补社区金融服务零空白,提高居民满意度。 

    深耕商区,全力拓展城内市场。开展 “进企业、进市场、进商场、进物流、进园区”大行动,重点覆盖商区核心企业、市场管理方、商会中心,主动与商会、购物中心、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的管理者和领头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把同一市场、同一商圈、同一产业链上的商户联合起来形成信用联盟;要推行“深度合作,战略结盟,集群开发,上下链接”战略,重点关注当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信息产业、生态农业、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等重点产业,发挥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贷款和政府项目贷款等产品优势,实现中小企业集群式开发,打造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助力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聚焦金融改革“生命线”

    让全面发展提质增效

    开启全新模式,加快改革转型。商业化经营对农信社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既要经营理念的全面革新,也要经营方式的重大突破,更需要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一是加快农商银行组建。在组建农商银行进程中高度重视高风险社化解工作,制定化险方案,创新处置方式,提升管理水平。要推进股份制产权改革,通过产权结构优化,提升中小股东和优质县域中小企业的股东占比,扩大民间资本入股比例,确保农信社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和支持能力。二是加快法人治理完善。要严格按照现代银行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三会一层”权限和职责,转换经营理念,严格授权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强化内控建设,严密防范风险,打造产权明晰、管理规范、业绩优良,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地方银行。三是加快经营机制转换。要从管理决策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发展约束机制入手,进一步加快制度完善,积极探索决策管理新模式,导入业务经营新理念,运用绩效考核新手段,尽快适应发展约束新监督,达到股权、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离和统一,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和经营机制全面转换。

    瞄准创新前沿,推动业务转型。要摒弃一味依靠存贷差获利的传统思维,积极推进经营与效益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尽快实现收入渠道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由资产低效化向高效化转变。一要创新金融产品。要充分利用自身规模大、人员多、网点广的优势,大胆启用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年轻队伍,建立专门的金融产品研发部门和研发团队,推出符合辖内经济结构、主导产业和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着力为广大客户提供精细化、多元化、高效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二要创新中间业务。要有重点、多层次、分阶段地及时开发适合农信经济特征、符合客户需求的中间业务品种,尝试开展担保类、承诺类、咨询类等新型业务;创新开展财务顾问、项目融资代理、购买应收账款等,培育中间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三要创新投资业务。在合规合法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创新开展融资租赁、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等混业经营业务,积极开展债券投资、股权投资、信托收益权、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私募产品等债权类投资,带动客户结构、资产结构、收入结构的全面转型。四要创新信贷业务。积极推广农机具抵押、应收账款和存货质押贷款,尝试土地承包权、采矿权、林权、仓单等权益抵质押贷款,着力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

    打造智慧网点,推进服务转型。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服务“智慧化”正席卷全球,这种金融生态环境的巨变,促使农信社要加快“智慧网点”转型来应对全新的市场环境和挑战。一是在网点功能上,要按照“网点分类、功能分区、客户分层、业务分流”的原则,加快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手段先进、优质高效”的骨干网点;本着“缩短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原则,制定大堂经理、客户经理、柜员、保安等岗位服务流程,将客户进门到完成服务的整个流程细化分解、科学设置,提升满意度。二是在服务渠道上,要推进整合物理网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渠道资源,提高客户的交叉销售率和活跃度,提升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协同能力,确保客户在所有渠道享受到一致的金融服务。三是在网点建设上,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展示形象、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旗舰店,打造一批特色化、差异化以及专业化服务的特色店。如:将城乡规模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精品网点,建设成为农信社发展零售业务的“主力军”;把城乡普通网点,建设成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金融便利店;对于城区规模较小但有发展潜力的网点,可采取迁址、升格或改造为自助银行;在金融服务不足的城乡社区和新辟的大型居住区增设营业网点,打造便民银行。    

    筑牢风险防控“防火墙”

    为安全经营保驾护航

    构建风险防控“大联动”。要建立统筹各类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各条线、各部门联合行动、综合推动,有效消除隐患,防控风险和案件。信贷管理条线要密切关注逃贷、倒贷、骗贷等问题,坚决退出“两高一剩”行业,防止产业空心化,避免“剥削”实体经济利润和金融资源“空转套利”等现象;财务管理条线充分发挥远程授权、实时预警、事后监督等系统作用,防控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纪检条线要做好案件查办、信访核查、效能监察、警示教育等工作,防控道德风险;综合办公室要密切关注舆情变化,严密防范声誉风险;安保条线要重视标准化建设,信用卡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防控安全风险。

    构建长效机制“大体系”。要按照现代公司治理架构,针对内控运行的关节点、薄弱点、风险点,建立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想违规的长效机制,确保形成“部门有责任、岗位有制度、操作有程序、风险有控制、合规有监督、责任有追究”的内控制度,将“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究必严肃”贯穿于业务管理的每个环节,确保不碰合规经营的“高压线”、实行合规管理“硬约束”、做到违规无情“零容忍”。 

    构建风险管理的“大后台”。在县级行社机制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机制灵活优势的同时,强化省联社服务职能,实行“小银行+大平台”的战略,将省联社打造成市县农信社风险管理的大后台。实行业务运营前、后台分离,构建“网点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前店后厂”作业模式,打造业务集中作业服务平台;要打造审计服务平台,按照银监会推进省级联社行业审计体系建设的要求,根据“区域集中、垂直管理、相对独立、精简高效”的原则,提升审计科技手段,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建立审计问题“病例库”, 提升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积极探索建立发现问题的审计长效整改机制,上线审计系统,按照“上追两级”“双线问责”等原则,加大问责力度,推动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