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供销合作社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结合重庆市渝北区实际情况,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发挥供销合作社体系优势,创新服务模式,以区属社有企业为抓手,在城市中心地段建立放心农产品展销店,通过“供销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等方式,组织指导农户生产,开展技术指导,实行统一收购合作社及涉农企业生产的农产品,促进产品供销,发展“订单农业”;以基层供销合作社为网点,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带领农户、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发展有机种植,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提供农资配送、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种植养殖指导、机耕、播种等服务,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基层供销组织将各类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销往农村,发挥“双向流通”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势,发展农资电商、农产品电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有效化解农户买难、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二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农业产业聚合优势,与村级集体经济相结合,在茨竹镇放牛坪村依托周边万亩梨园,建设梨深加工企业,与国家科研院所、大学紧密联合,研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把供销合作社的优势与农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加工型龙头企业在农村产业融合中的引领作用,对接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品质,为农产品深加工走出一条可供复制的产业融合之路。
三是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发挥区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作用,拓展服务内容,将资本引入农田。以代理记账为基础,收集基础财务数据;以资金互助为依托,“不对外吸储、封闭运行、不固定分红”,依托重庆供销合作总社农信集团拓展普惠金融服务,弥补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不足,有效解决农户和新型农业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社订单质押、农产品仓单质押融资、非标类农产品存货质押融资担保等供应链金融业务。依托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开办金融超市,提供融资担保、合作保险、农户小额贷款、小额现金支取、在线理财等服务,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监管农业项目资金使用,到规范各项目实施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到农村金融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