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8日,“丽水山耕”国际认证联盟在浙江省成立,标志着由国家认监委和浙江省共同推进的以第三方认证方式打造农业公共区域品牌的首创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认证联盟按照“丽水山耕”品牌建设要求研制了“丽水山耕”品牌标准体系和认证规则,并将在近期启动首批约50家企业的认证工作。
“丽水山耕”国际认证联盟是由浙江省质监局倡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集团、SGS、必维认证等10家中外知名认证机构和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相关检测机构和物品编码中心等联合发起成立的认证合作组织,任务是在总结丽水市“丽水山耕”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浙江制造”认证等经验做法,创设“丽水山耕”认证评价模式,构建“丽水山耕”认证标准体系,形成“丽水山耕”认证标志与证书管理要求,实施了“丽水山耕”全流程追溯系统,探索建立一套以第三方认证的方式培育建设农业区域公共品牌的新模式。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有着“浙江绿谷”之称,这里生态环境好、农作品种丰富,但由于环境条件限制,每种优质产品的产量不大,经营主体小而散。据统计,丽水全市有7000多家农产品经营主体,近3000个农产品品牌,“散兵游勇”式的经营导致丽水农产品陷入“优质不优价、叫好不叫卖”的尴尬境地,生态和质量溢价无法在市场上体现。
丽水市市长朱晨介绍说,目前使用“丽水山耕”母子品牌运作商标的达537个,注册会员总数达590家,3年的经营实践,让“丽水山耕”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品牌产品的平均溢价率达到了33%。截至目前,“丽水山耕”品牌产品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60亿元,品牌带来的产品增值超过18亿元,成为带动丽水农民增收、丽水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丽水百味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小方说,以前他以“浙百味”牌子生产的“三年老姜”和“生态莲子”,尽管品质优异,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就是不相信,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加入“丽水山耕”品牌后,价钱一下涨了3倍多,还供不应求。
据悉,国家认监委专门发文,支持浙江开展“丽水山耕”农业区域公共品牌认证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