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中国电子报社主办的“2017互联网+企业采购高峰论坛”上,首份《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报告(2017)》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企业对消费型通用产品的电商化采购规模已达千亿元,该类产品和服务的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速超过70%,是B2B电子商务领域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企业。《报告》还显示,我国企业对该类产品的电商化采购比例已达整体采购规模的20%。
近年来,企业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采购的越来越多,交易金额也越来越大。而电商化采购产生了更多、更极致的需求,推动了电商平台与企业内部信息化平台对接。在与企业发生供销关系的同时,电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企业的供、销、采环节,重构现代智慧供应链的势头初露端倪。据CNNIC统计,截至2016 年12 月,全国开展在线采购的企业比例为45.6%,相比2015 年增加了14.1%,这也意味着接近一半的中国企业已经实现在线采购。《报告》显示,制造业、金融业通过电商化采购,节约年采购成本分别达到15%、13%,提升的效率分别达到30%、62%。
博西大中华区非生产物料采购总监蒋锦萍介绍,博西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原来只有一个全球联网的ERP系统,为避免产生地区性的不平衡,公司花了一两年的时间,将电商平台及为其高度定制的采购系统引入企业内部,运行短短1个月就已经让企业看到了流程再造的美好前景。三一集团招标总监靳万航表示,在引入电商化采购前,每年大量单笔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采购订单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时间,而电商化采购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深度结合,在提质、增效、降本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年度电商采购金额近年增长迅速,从几百万元上升到上千万元,形成了一套“在电商买,在电商卖”的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推进,电商化采购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采购的主要方式之一,并开始沉淀大量的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智能算法也开始成熟,精准匹配供应和需求,让企业的供应链协同创新产生无限的可能。由此,企业电商化采购的极致追求催生了智慧采购,而技术发展也让智慧采购的应用进程越来越清晰。
京东集团副总裁、大客户业务负责人宋春正介绍,“智慧采购”是通过大数据平台的个性化分析使得“按需采购”成为可能,同时让智能化仓库管理和精准营销准时达至企业,帮助企业提前做好采购计划和安排,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
目前,我国企业采购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以线下采购为特征的采购1.0时代,历时最久,效率也最低;二是采购2.0时代,它是向线上采购转移的过渡期,很多采购方通过网站公示采购信息,但交易行为还是在线下完成;三是采购3.0时代,是当下正经历的电商化采购阶段,电商帮助打通上下游环节,提供交易、物流、金融等综合服务;四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智慧采购为特征的采购4.0时代,其正呼之欲出。智慧采购是让数据流动起来,经历采购、物流、仓储、金融等模块,每一个模块的顺利运行离不开上下游企业系统的对接和数据开放,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将非常重要。智慧采购时代的全面到来,也将会渗透到制造、金融、交通、能源、军事等各行各业。因此,电商化、智慧化企业采购已是大势所趋。
(贾书哲)